河北省清河縣中心醫院(054800)李自坤 宋香孔 王慶瑞
顱腦損傷病情重、變化快,常伴有多發傷、合并傷,治療復雜,病死率高。及早診斷處置、ICU室監護、排除或糾正三高一低、上消化道出血和營養性衰竭等高危因素,謀求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具有現實意義[1]。對2010年10月~2012年12月住院的腦外傷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與近期預后相關性進行觀察分析。
1.1一般資料 腦外傷患者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齡17~81.5歲,平均48歲;其中原發性腦干損傷18例、彌漫性軸索損傷10例、腦挫裂傷28例、硬膜外血腫29例、硬膜下血腫29例、顱內血腫26例、顱內多發血腫15例、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5例。
1.2病例納入標準 受傷后12h內來院首診,住院時間≥3周;未合并其他部位嚴重復合傷;近期無神經系統損傷;既往無心肌梗死、肝腎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病等急慢性病史;傷后及入院時,未使用過含糖液體、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及其他糖皮質激素。
1.3方法 入院后即刻(1h內)抽取靜脈血2ml,檢測血糖水平,3周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進行預后評分分組,評分6、4~5、3、2、1分別分為恢復良好、中殘、重殘、植物生存、死亡5組。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AS6.12統計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觀察和統計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分析。
腦外傷患者血糖在受傷后即升高,24h達高峰,持續數小時或數天后漸降至正常范圍。創傷應激導致高分解狀態直接增加葡萄糖產量,并能誘發組織胰島素抵抗而減少糖的利用,是應激性高血糖的直接成因。腦外傷后血糖急驟升高是預后不良的一種提示,嚴重腦損傷患者入院24h內血糖含量與GCS評分呈顯著負相關,傷情越重,血糖越高[2]。后者濃度增加后,大量葡萄糖經無氧酵解途徑,產生大量乳酸和氫離子,造成細胞內酸中毒,破壞血腦屏障,導致腦水腫,并促發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加重中樞神經系統繼發性損傷。本組結果發現中殘、重殘、植物生存狀態及急性期死亡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濃度均明顯高于3周后恢復良好患者,這表明顱腦損傷患者急性期血糖濃度與患者近期預后密切相關,與陳開國等[3]、宋香孔等[4]報道基本一致。
血糖升高影響預后的機理可能與血糖升高在腦外傷情況下加速無氧酵解,增加乳酸細胞損害有關。嚴重腦外傷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及其對患者病情和預后產生影響的機制還未完全明確,需進一步研究[5]。嚴重腦外傷急性期及時控制血糖水平能否改善病情也需要進一步臨床觀察和研究證實[6]。目前多數文獻報道側重研究腦外傷患者急性期的血糖變化,但急性期的血糖受用藥、感染、手術、營養支持等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選擇外傷后1h內的血糖,基本不受進食、藥物等影響,能很好反映應激性高血糖的程度。本研究表明,腦外傷患者急性期即刻血糖水平不僅是判斷預后的指標之一,更可能是影響預后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