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前不久,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成功為一例主動脈弓部動脈瘤合并冠心病患者施行了三分支支架植入及同期無名動脈-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這一聯合方式在國內外尚屬首例,標志該院心血管外科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
患者男性,56歲,因“聲嘶1年,胸痛伴勞力性心悸、氣促半年”入院。入院查胸片發現心臟增大,心胸比例0.7。心臟彩超提示:主動脈增寬,主動脈瓣退行性病變并輕度關閉不全,主動脈弓部可疑囊性腫塊,左心功能降低(EF 45%)。進一步行胸主動脈CT血管重建檢查證實:主動脈弓部明顯瘤樣擴張,最大橫徑約6.5cm,瘤體壓迫喉返神經;右冠近端明顯鈣化斑塊形成并狹窄,狹窄程度75%。入院診斷:主動脈弓部動脈瘤;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左心功能減低。
該院專家經反復、深入討論,最終決定使用國際上最為先進的主動脈三分支支架腔內隔絕技術隔絕患者的弓部動脈瘤,并同期為患者施行無名動脈-冠狀動脈搭橋術。
手術在深低溫停循環下成功施行,歷時五小時,順利植入三分支支架,隔絕了患者體內的“定時炸彈”,同時還解決了患者的冠脈狹窄,恢復了心臟的有效血供。目前患者已出院隨訪兩個月,聲嘶情況明顯改善,恢復良好。
主動脈瘤危險性極大,瘤體一旦破裂,可在幾秒鐘內引起失血性休克,往往來不及救治。傳統的主動脈弓動脈瘤治療,需要在體外循環下開胸行動脈瘤切除,以及人工血管移植,術中術后并發癥多,死亡率高。采用升主動脈切開直視下行主動脈弓部動脈瘤腔內三分支支架隔絕術,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出血,同時因為升主動脈內植入了支架,心外科創造性地采用無名動脈-右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還解決了患者冠脈狹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