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叢駱駱 等
(接10月下)
中藥制劑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中藥制劑”附錄第25條相關要求。
應當對從中藥材的前處理到中藥提取物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衛生和質量管理情況進行記錄,并符合下列要求。
1.當幾個批號的中藥材和中藥飲片混合投料時,應當記錄本次投料所用每批中藥材和中藥飲片的批號和數量。
2.中藥提取各生產工序的操作至少應當有以下記錄。
2.1 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名稱、批號、投料量及監督投料記錄。
2.2 提取工藝的設備編號、相關溶劑、浸泡時間、升溫時間、提取時間、提取溫度、提取次數、溶劑回收等記錄。
2.3 濃縮和干燥工藝的設備編號、溫度、浸膏干燥時間、浸膏數量記錄。
2.4 精制工藝的設備編號、溶劑使用情況、精制條件、收率等記錄。
2.5 其他工序的生產操作記錄。
2.6 中藥材和中藥飲片廢渣處理的記錄。
第一百六十條 應當盡可能采用生產和檢驗設備自動打印的記錄、圖譜和曲線圖等,并標明產品或樣品的名稱、批號和記錄設備的信息,操作人應當簽注姓名和日期。
1.是否制定有采用生產和檢驗設備自動打印的記錄、圖譜和曲線圖等的管理規程及相關人員的職責。
2.現場查看是否按規定進行,且所打印的記錄、圖譜和曲線圖等是否注明了相關的信息,以說明記錄、圖譜和曲線圖等真實性,是否有操作人員簽名和日期。
第一百六十一條 記錄應當保持清潔,不得撕毀和任意涂改。記錄填寫的任何更改都應當簽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時,應當說明更改的理由。記錄如需重新謄寫,則原有記錄不得銷毀,應當作為重新謄寫記錄的附件保存。
現場抽查記錄是否符合本條款的要求。
第一百六十二條 每批藥品應當有批記錄,包括批生產記錄、批包裝記錄、批檢驗記錄和藥品放行審核記錄等與本批產品有關的記錄。批記錄應當由質量管理部門負責管理,至少保存至藥品有效期后一年。
質量標準、工藝規程、操作規程、穩定性考察、確認、驗證、變更等其他重要文件應當長期保存。
1.是否有關于文件、記錄保存的相關管理規定,明確各種記錄的保存年限和保存部門。
2.查看實際保存與文件規定是否一致,確認與每批產品的生產和質量相關的記錄是否保存于質量管理部門。
3.重要的文件儲存部門和時間是否符合文件規定。
第一百六十三條 如使用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照相技術或其他可靠方式記錄數據資料,應當有所用系統的操作規程;記錄的準確性應當經過核對。
使用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只有經授權的人員方可輸入或更改數據,更改和刪除情況應當有記錄;應當使用密碼或其他方式來控制系統的登錄;關鍵數據輸入后,應當由他人獨立進行復核。
用電子方法保存的批記錄,應當采用磁帶、縮微膠卷、紙質副本或其他方法進行備份,以確保記錄的安全,且數據資料在保存期內便于查閱。
1.是否制定有關于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管理規程。
1.1 是否明確有電子文檔的保存方式。
1.2 是否明確電子文檔的采集部門和采集人的職責。
1.3 是否明確操作權限。
1.4 是否規定出現異常情況的處理辦法。
1.5 是否保留修改痕跡。
2.是否制定有所采用的電子數據處理系統的操作規程。
3.現場考察是否能按規定要求管理、保存電子文檔。
第一百六十四條 物料和成品應當有經批準的現行質量標準;必要時,中間產品或待包裝產品也應當有質量標準。
1.質量標準的制定是否符合相關文件管理的規定。
2.是否制定有物料和成品的質量標準。
3.是否制定有中間產品或待包裝產品的質量標準。
原料藥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原料藥”附錄第25、26條相關要求。
1.企業應當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物料的特性以及對供應商的質量評估情況,確定合理的物料質量標準。
——是否制定有物料質量標準。
——對供應商質量評估時使用的質量標準是否與現行質量標準一致;出現不一致是否進行評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