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振啟 劉杰
冰片為常用中藥,始載于《本草綱目》,原名“龍腦香”,因其白瑩如冰,片狀晶形,故名冰片。冰片的別名又稱龍腦、結片。冰片的功效是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用于熱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目赤,口瘡,咽喉腫痛,耳道流膿等癥。
冰片為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樹的樹脂加工品,亦稱“龍腦香、片腦、羯婆羅香、龍腦冰片”或“梅花冰片”。《中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來源為樟科植物--樟的新鮮枝、葉經提取加工制成。
龍腦冰片主產于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婆羅州、南洋等地。龍腦冰片是由樹干創口流出的樹脂,遇空氣結成團塊,或砍下樹干及枝條切成碎片后,用水蒸汽蒸餾,冷后即成結晶。
艾片主產于廣州、株洲、南京、天津等地香料廠或制藥廠。于霜降前幾天,陸續采摘大風艾(艾納香)的葉進行水蒸汽蒸餾。每日清晨選摘其葉放入木桶內,木桶先架于鍋中,于木桶上嚴蓋一光底鍋,二鍋內均盛冷水。地鍋下加熱,水蒸汽通過桶中的葉片至天鍋的鍋底,遇冷凝結成粉霜,用刀刮下,即為艾粉。將艾粉用“壓榨法”榨取艾油,再用特制鍋爐煉成結晶狀冰塊,經劈削即成艾片。
龍腦冰片呈半透明塊狀、片狀或顆粒狀結晶,直徑1~7mm,厚約1mm,類白至淡灰棕色。氣清香,味清涼,嚼之則慢慢融化。燃燒時無黑煙或微有黑煙。
艾片為半透明稍厚的片狀結晶,亦如薄冰破碎樣的片、塊較均勻,大如豆瓣,純白色,質略堅硬,無層紋,手捻不易粉碎,氣清香,味微苦而辛涼,燃燒時有黑煙,無殘跡遺留。
機制冰片(合成冰片)呈半透明的薄片狀結晶,直徑5~15mm,厚約2~3mm。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紋。質松脆有層,可以剝離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氣清香,味辛涼,燃燒有黑煙,并有帶光的火焰。
這幾種冰片的規格以片大、色白、味濃香者為佳。
抑菌、抗炎作用體外實驗表明,較高濃度的冰片(0.5%)有抑菌作用。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的抑菌作用相同。龍腦、異龍腦均有抗菌作用;并均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跖腫脹;異龍腦對巴豆油耳廓腫脹亦有抑制作用。提示它們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等炎腫過程有抑制作用。
對妊娠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冰片對早期妊娠無明顯引產作用,對中晚期妊娠小鼠具有明顯引產作用。有報告認為,冰片可作為抗生育藥應用,選用陰道栓給藥作為冰片抗生育的給藥劑型,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強其抗生育作用。冰片的陰道栓劑基質應用水溶性基質,并加適量表面活性劑,則有利于冰片的釋放。
其他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龍腦和異龍腦均能延長小鼠的耐缺氧時間,比較而言,異龍腦的這一作用顯著,龍腦則不顯著。異龍腦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使小鼠在缺氧狀態下生存時間延長的作用可能與其脂溶性較大有關。冰片能影響腎上腺素受體活性,然而其是否與延長耐缺氧時間有關,尚有待進一步研究。研究表明:冠心蘇合香丸可使實驗性心肌梗死犬的心率減慢,冠脈流量改善,心肌耗氧量降低,拆方分析,蘇合香、冰片起主要作用。

▲合成冰片
龍腦、異龍腦能顯著延長戊巴比妥引起的小鼠睡眠時間并與戊巴比妥產生協同作用,異龍腦的這一作用尤為顯著。研究表明:冰片灌服后5分鐘即可通過血腦屏障并蓄積在中樞神經系統。提示異龍腦、龍腦能延長戊巴比妥所致小鼠睡眠時間,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樞,異龍腦的脂溶性較大則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發揮作用。
有報告指出,冰片應用于局部對感覺神經的刺激很輕,而有某些止痛及溫和的防腐作用,可用于神經痛。局部刺激試驗發現,使用龍腦、異龍腦為人用量的5~10倍,但刺激并不嚴重,提示龍腦、異龍腦可以考慮用作黏膜或肌注途徑給藥。冰片在黏膜和皮下組織均易吸收,在體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后排出體外。正常人口服冰片1g,在24小時內排出葡萄糖醛酸結合物60%~100%。大鼠試驗表明:葡萄糖醛酸內酯或葡萄糖醛酸鈉有拮抗龍腦毒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