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100053)叢駱駱 等
(接8月上)
2. 溶劑可以回收。回收的溶劑在同品種相同或不同的工藝步驟中重新使用的,應當對回收過程進行控制和監測,確保回收的溶劑符合適當的質量標準。回收的溶劑用于其他品種的,應當證明不會對產品質量有不利影響。
3. 未使用過和回收的溶劑混合時,應當有足夠的數據表明其對生產工藝的適用性。
4. 回收的母液和溶劑以及其它回收物料的回收與使用,應當有完整、可追溯的記錄,并定期檢測雜質。
第一百三十四條 制劑產品不得進行重新加工。不合格的制劑中間產品、待包裝產品和成品一般不得進行返工。只有不影響產品質量、符合相應質量標準,且根據預定、經批準的操作規程以及對相關風險充分評估后,才允許返工處理。返工應當有相應記錄。
查看返工、重新加工(后者僅允許原料藥在必要時涉及,下同)的管理和操作規程,抽查具體的返工、重新加工批次的相關文件,包括質量風險評估過程和結論、返工/重新加工的操作記錄,確認是否滿足本條款的要求。
第一百三十五條 對返工或重新加工或回收合并后生產的成品,質量管理部門應當考慮需要進行額外相關項目的檢驗和穩定性考察。
1. 查看成品質量標準和穩定性考察管理規程中涉及返工、重新加工(后者僅允許原料藥在必要時涉及,下同)及回收合并操作的成品的針對性檢驗項目及穩定性考察要求,與返工、重新加工及回收合并的具體操作過程和控制情況相對照,評估彼此間的相關性。
2. 查看返工、重新加工及回收合并批次產品的相關檢驗數據、穩定性試驗數據,以及相應的評估結論和必要的后續措施,如當批產品的處理、其他相關批次產品的調查、工藝可行性及過程控制充分性的重新評估等。
原料藥
應同時考慮是否滿足“原料藥”附錄第35~37條的要求。
1. 不合格的中間產品和原料藥可按第36條、第37條的要求進行返工或重新加工。不合格物料的最終處理情況應當有記錄。
2. 返工。
2.1 不符合質量標準的中間產品或原料藥可重復既定生產工藝中的步驟,進行重結晶等其它物理、化學處理,如蒸餾、過濾、層析、粉碎方法。
2.2 多數批次都要進行的返工,應當作為一個工藝步驟列入常規的生產工藝中。
2.3 除已列入常規生產工藝的返工外,應當對將未反應的物料返回至某一工藝步驟并重復進行化學反應的返工進行評估,確保中間產品或原料藥的質量未受到生成副產物和過度反應物的不利影響。
2.4 經中間控制檢測表明某一工藝步驟尚未完成,仍可按正常工藝繼續操作,不屬于返工。
3. 重新加工。
3.1 應當對重新加工的批次進行評估、檢驗及必要的穩定性考察,并有完整的文件和記錄,證明重新加工后的產品與原工藝生產的產品質量相同。可采用同步驗證的方式確定重新加工的操作規程和預期結果。
3.2 應當按照經驗證的操作規程進行重新加工,將重新加工的每個批次的雜質分布與正常工藝生產的批次進行比較。常規檢驗方法不足以說明重新加工批次特性的,還應當采用其他的方法。
第一百三十六條 企業應當建立藥品退貨的操作規程,并有相應的記錄,內容至少應當包括:產品名稱、批號、規格、數量、退貨單位及地址、退貨原因及日期、最終處理意見。
同一產品同一批號不同渠道的退貨應當分別記錄、存放和處理。
查看退貨管理規程、操作規程、退貨產品的儲存地點與管理(包括標識和限制進入的措施),抽查退貨記錄和退貨產品處理記錄,確認是否滿足本條款的要求,并具有充分的規范性和可追溯性。
第一百三十七條 只有經檢查、檢驗和調查,有證據證明退貨質量未受影響,且經質量管理部門根據操作規程評價后,方可考慮將退貨重新包裝、重新發運銷售。評價考慮的因素至少應當包括藥品的性質、所需的貯存條件、藥品的現狀、歷史,以及發運與退貨之間的間隔時間等因素。不符合貯存和運輸要求的退貨,應當在質量管理部門監督下予以銷毀。對退貨質量存有懷疑時,不得重新發運。
對退貨進行回收處理的,回收后的產品應當符合預定的質量標準和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要求。
退貨處理的過程和結果應當有相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