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邢臺054000)
為了明確鹽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我們于2011年11月15~17日進行本研究。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藥品:鹽酸氨溴索(商品名:沐舒坦),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藥業有限公司,批號027398,試驗中所取濃度為15 mg/2 mL;注射用頭孢噻吩鈉(商品名:二葉吩),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00701,試驗中所取的濃度為2 g溶于250 mL生理鹽水中。
方法:用5 mL針筒抽取鹽酸氨溴索和配好的頭孢噻吩鈉溶液各2 mL,各取2份。一份為對照組,一份為干預組。對照組為兩種藥物的純溶液,2 mL鹽酸氨溴索在針筒上方標記A,2 mL鹽酸氨溴索溶液標記B。干預組為將兩者混合后得到的溶液4 mL,標記C。靜置觀察,記錄反應現象,24 h后對A、B、C溶液反應現象進行總結并拍照取證。觀察物理性配伍禁忌現象(析出、分離、潮解或熔化等)和化學性配伍禁忌現象(產生氣體、沉淀、變色和液化等)。重復試驗兩次,反應結果一致。
結果:A溶液24 h內未見明顯變化。B溶液24 h內未見明顯變化。C溶液:9:47抽取藥物;9:58針筒管壁出現少許白色散在點狀物;10:04白色點狀物逐漸增多,以乳頭部增多明顯,管內發現兩塊雪花狀沉淀,每塊約0.2 cm×0.3 cm;10:14近2/3管壁(4 mL)被白色點狀物附著,乳頭部0.4 mL全部被附著且較其他地方附著層厚,看不清管壁內液體;10:24附著層較前增厚,以頭部和尾部為甚,管內游離沉淀增大增多,4 mL處出現明顯液體界限痕跡;14:00雪花狀沉淀較前增多,之后直到第2日9:47未見再發生明顯變化。
討論:注射用鹽酸氨溴索和頭孢噻吩鈉是臨床上常用藥,經常在一起使用。心血管外科手術后患者,術后常帶有兩路靜脈通道:頸內靜脈和外周靜脈。由于頸內靜脈常常有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鹽酸尼卡地平等血管活性藥物泵入,故鹽酸氨溴索常在外周靜脈推注。而對于我科患者,外周靜脈主要輸注抗生素。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適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我科為了幫助患者稀釋痰液,促進痰排出,預防肺部感染,拔出氣管插管后常規使用1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根據患者自身情況,2~4次/d。此藥物的說明書上寫道,本品(pH 5.0)不能與 pH>6.3的其他溶液混合,因為pH值增加會導致本品產生游離堿沉淀。說明書只是籠統地指出該藥不能與pH>6.3的藥物合用,究竟哪些藥物pH>6.3,學歷低和年資低的醫生和護士也不甚清楚。此外,臨床醫生和護士使用藥物時只是憑經驗使用,很少仔細閱讀甚至忽略藥物使用說明書。
為了防止患者發生術后感染,我科患者常規輸注抗生素至出院。住院期間按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則予以調整。由于頭孢哌酮舒巴坦鈉與鹽酸氨溴索一接觸就出現白色渾濁,護士很容易發現,文獻也有相關報道[1]。本研究頭孢噻吩鈉11 min后才在針筒的管壁出現散在少許白色點狀物,屬遲發性反應,不易被發現。但兩藥物同時或相差時間很短進入患者體內,若反應繼續發生,在血管內變化成許多雪花狀沉淀,即使患者近期無不適反應,但這些異物也可能造成潛在的遠期影響,危害患者健康。
臨床若需兩藥一起使用,建議可用生理鹽水100或250 mL在兩藥中間沖管[2],延長兩者進入血液中的間隔時間。同時,倡議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要有辯證的思維能力,對于醫囑不要機械地去執行,要了解藥物的配伍禁忌,減少醫源性損害。但由于條件有限,兩種藥物反應的機理尚不清楚,反應后的白色沉淀為何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有何危害,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此外,由于各種原因,兩者之間在肉眼可見的反應之前有無療效性配伍禁忌也沒有進行測驗,均是本試驗的不足之處。
[1]周海桃,梁艷,曾靜妮.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與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J].護理學報,2009,16(11):12.
[2]莊桂蓮,侯加平,杜兆霞.頭孢菌素類注射劑與幾種藥物的配伍禁忌[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