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藥品審評中心(100061)陶林 田曉娟 佟利家
(接11月下)
此外,筆者認為,在制劑強制降解試驗的時候,應在供試品進行降解的同時,使用相同的破壞條件對原料、輔料同時破壞,并對空白溶劑進行分析,以便形成的對比觀察不同破壞條件下產品真實的降解特性。
對色譜峰進行純度檢查,是評價色譜方法專屬性的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指標。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器和質譜來確定被測的色譜峰是否為單一成分,以評價色譜系統的分離能力,質譜檢測器還具有定性雜質的意義。申請人進行相關試驗的時候,往往只考察了主成分的色譜峰純度,因此建議申請人同時關注雜質色譜峰的純度情況,特別是已知雜質和含量較高的未知雜質純度情況,這樣為色譜方法對雜質測定的適用性和限度制定提供參考。
線性是在分析方法的范圍內對方法進行評價,一般至少需要5個濃度建立線性。范圍一般是從線性研究中得到的。應該保證分析方法在范圍內能獲得良好的線性、精密度和準確性。
對于雜質檢查的范圍,可按照產品實際測定結果進行考察。原則上應為雜質的報告水平至標準規定的120%。
準確度系指采用該分析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認可的參考值之間接近的程度。常用準確度確定的方法是在規定的范圍內,制備3個不同濃度的試樣,各測定3次,報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測定結果平均值與真實值之差及可信限。
雜質測定方法回收率試驗,一般是在原料藥或制劑中加入已知量的雜質進行測定。對于不能得到的雜質,可用本法測定結果與另一成熟方法進行比較,如藥典方法或經過驗證的方法。例如,分析方法對某些不易獲得的雜質,可采用校正因子以主成分進行定量。此時,建議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雜質外標法測定結果進行比較,以確定方法的準確度。
精密度系指在規定的測試條件下,同一均質供試品,經多次取樣進行一系列檢測所得結果之間的接近程度(離散程度)。精密度可以從三個層次考察:重復性、中間精密度、重現性。
對于雜質分析的精密度考察,如果以雜質水平較低(低于定量限)的供試品進行相關試驗,則難以驗證方法的精密度。建議在供試品中加入一定量的已知雜質或進行一定程度的降解后進行精密度考察。
檢測限和定量限確定的常見方法有直觀法、信噪比法和計算法(根據響應值的標準差和斜率)。準確測定定量限和檢測限,可對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做出評價。必要時,應關注LOQ的變異性。
耐用性主要考察方法本身對可變試驗因素的抗干擾能力。耐用性的考察對方法確定尤為重要,對于測試條件要求苛刻的,必要時應將嚴格的試驗條件在標準分析方法中明確。
典型的變化在指導原則中均有明確規定,但是仍建議申請人應針對品種的自身特性和分析方法選擇影響產品測定結果的關鍵參數來設定微小變化,以考察方法的耐用程度。對于色譜法測定的,應特別關注色譜柱類型、品牌、參數的變化導致系統適用性和定量測定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方法驗證是一個系統工程,驗證內容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一個整體,申請人特別應該關注方法驗證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對于雜質控制來說,也應該結合鑒別試驗及含量測定結果,關注內在關聯性和互補性。而且同一分析方法的驗證內容側重點也可能有所不同,如對雜質限度檢查和定量檢查,方法學驗證中前者重點關注專屬性,而后者則是對定量的要求更為全面。
方法學驗證的內容雖然分別獨立,但是上述內容的排列順序也從側面反映了雜質分析方法建立和評估的一個過程。不同品質特征的產品,各種復雜情況均可能存在,在方法驗證過程中,不能簡單教條進行。加之新方法、新儀器的不斷使用,方法驗證的內容和形式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生物技術產品和生物制品,由于自身結構和生產工藝的不同決定了其產品的復雜特性,所用的分析方法和驗證方案可能與指導原則所述不同,但驗證的本質和基本原則應是一致的。分析方法驗證的主要目的是證明該方法適合于測試項目的預期。申請人應該選擇最適合他們產品的分析方法和驗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