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軍紅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管理系,陜西西安71010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發展迅速。1978年我國城鎮化率為17.92%,2011年已達到51.27%,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首次超過50%[1]。城鎮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2]。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基本發展之路,已經實現現代化的高收入國家城鎮化率都比較高;城鎮化有利于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城市與鄉村的交流,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創新以及信息交流中心,可以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30 a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社區化現象日益凸顯。農產品在銷售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的流通環節多、供應鏈條長,難以滿足現代社區居民對農產品方便、快捷、安全、低成本等的需求。農產品配送是農產品供應鏈最后一個環節,是農產品高效流通的基礎環節,科學、合理的農產品配送模式可優化農產品供應鏈、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從而滿足城鎮化進程中社區居民對農產品多樣化、快捷化的需求。目前,對于農產品配送行業的研究主要是將其作為農產品物流的一部分加以簡要分析,深入系統研究相對缺乏。
本文針對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社區居民的消費特點,結合現階段農產品配送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城鎮化背景下社區農產品配送的優化措施。城鎮化背景下農產品配送問題的研究,不僅可以解決社區居民的菜籃子問題,對于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物流業發展迅速,產業發展水平也得到不斷提升,但農產品配送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總體發展水平還不能滿足城鎮化進程中社區居民對農產品配送提出的一些新要求。
社區農產品需求量大、品種多,而我國地域遼闊,農產品分布廣泛、配送環節多,而農產品配送過程中的新設備、新技術使用效率低,使得我國農產品在配送過程中的損耗率比較高。射頻識別技術(RFID)、現代化信息技術、消毒及清洗設備、低溫冷藏車的使用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低級階段。據統計,在流通過程中,我國果蔬損耗率達到25%~35%;而發達國家農產品的損耗率一般控制在5%以下,其中,美國的蔬菜、水果在物流環節損耗率只有1%~2%[3]。
2011年5月,“經濟半小時”曾播出一期“物流圍城,商品價格坐上直升機”的節目,節目中提到,為了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降低城市環境污染,落實“晝客夜貨”政策,我國存在貨運車輛限行的政策,使得農產品進城堵在了最后一公里,價格也翻了幾十倍[4]。根據調查,西葫蘆山東產地收購價為0.1元/kg,而在城里卻能賣到2元/kg,價格漲了近20倍。所以,必須選擇適宜的農產品配送車輛,降低農產品配送成本,確保農產品配送服務質量。
近年來,農產品配送中心的建設已初具成效,但由于我國地區經濟發展存在不均衡現象,使得農產品配送中心也存在布局不合理的現狀。在經濟發展快的地區,配送中心建設速度快,有些建設存在盲目性、重復性;而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又存在配送中心不足的情況,導致了資源的浪費[5]。所以,在農產品配送中心建設之前,應做好充分的農產品市場調研分析,根據需求以及未來發展情況,由政府統一規劃建設。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節奏的加快,社區居民對農產品銷售的方便性、快捷性要求越來越高。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電子菜箱、社區農產品超市等一些新的農產品銷售模式,這就需要一批專業的配送隊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農產品送到社區居民手中,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物流起步較晚,配送的相關教育還比較落后,特別是熟悉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人才比較匱乏[6]。
我國農產品配送具有配送量大、品種多的特點,2012年我國農作物產量達到1 637億kg,包括糧油、林產品、畜禽產品、果蔬以及其他農副產品,糧食就有20多種,并且分布廣泛,由于我國地跨寒、溫、熱3帶,果蔬產品更是琳瑯滿目。而農產品具有易腐性,對配送的要求比較嚴格,在配送過程中必須做到周期短、不污染、不變質、成本低[7]。
農產品供應鏈鏈條長,流通環節多,各結點之間信息流通不暢,使得我國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損耗大,成本高[8]。在農產品銷售過程中,應積極進行農產品社區直銷模式的探索。超市和農貿市場是市民購買農產品的傳統場所,農產品從生產地,經過購銷商、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到農貿市場、超市,中間經過多次倒運,損耗率較高,價格也被不斷抬高,居民買菜難、買菜貴的問題難以解決[9]。探索農產品直接進社區的銷售模式,實現農社對接,可以讓社區居民方便、快捷地吃上安全、新鮮的農產品[10]。
目前,有些城市已經開始探索,例如:河北省承德、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等市搭建的產、供、銷“三位一體”的蔬菜直采直銷體系,依托配送中心、龍頭企業直接采購蔬菜,然后通過社區直銷超市直接銷售農產品,大大減少了流通環節,實現了平價蔬菜直銷社區;太原青創田園社區服務中心在居民數300戶以上社區建設服務網點,網點統一管理、統一標示、統一配貨,農產品直接進入社區服務網點銷售,實現了農社對接,市民對城市供銷社也有了新的認識;北京把新發地搬到家門口,在一批需求量大的社區,建設社區便民店,由批發市場統一配送、統一管理,所售貨物都有完善的安全追溯鏈條,并且明碼標價,使得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安全、便宜的新鮮農產品。
世界各國非常重視農業信息化建設,在澳大利亞有55%的農場開展了電子商務,在美國也有接近1/2的家庭農場開展了電子商務,電子商務的應用非常普及[11]。2012年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達到1萬億元,有近2億人的網購大軍,應構建基于電子商務的農產品交易平臺,在廣大的農村社區開拓生產會員,在城市社區開展銷售會員,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12]。有些城市現已開始探索,例如:武漢市江城社區正在流行一種新的買菜方式電子菜箱,即社區居民通過家事易電子商務平臺,網上購買自己所需的蔬菜,然后到小區樓下菜箱取走蔬菜;江蘇惠生活也是一家以經營農副產品為主的電子商務網站,主要是為解決南京市民買菜難而推出的一種銷售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產品新鮮度、是否安全、是否有營養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13]。建立規范化的現代化農產品配送中心,可以優化配送流程,整合商流、物流、資金流,有利于實現產銷對接,提高物流效率,從而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樣化需求。現代化農產品配送中心在建設之前必須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分析需求情況,再綜合考慮服務水平、交通、地形、氣象等多方面的因素,運用蟻群算法、層次分析法、灰色關聯度等多種方法,合理規劃配送中心[14]。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日益嚴重,農產品貨運車輛進城在各個城市存在不同方式的限行政策。由于我國農產品生產存在分布比較零散、數量大、種類多、易損易腐等特性,而且需求更是點多面廣,家庭需求存在批量小、種類多等特點,使得農產品配送車輛的選擇存在一定難度。隨著2011年4月1日北京市地方標準《城市中心區貨運汽車營運技術要求》(DB11/T 761—2010)的正式實施,為農產品配送車輛在環保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結合城市配送的特點,城市農產品配送車輛應選擇靈活性高、油耗少的車型,由于有些農產品存在易腐特性,農產品配送車輛還需要滿足一定的專業性要求,使用冷藏車配送易腐農產品,這就需要加強農產品配送的冷鏈物流建設。例如:東風股份的凱普特輕卡和專門為冷鏈物流打造的東風鮮速達;奇瑞汽車的首款輕卡產品開瑞綠卡;江鈴汽車的中高端產品輕卡凱銳800,這些輕卡汽車不僅節能環保,在安全性、便利性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不斷引領城市農產品配送車輛走向標準化、規范化。
城市農產品配送業要有更大的發展,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必須有一支高素質、專業的配送隊伍,不僅要懂得農產品配送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掌握相關的業務技能[15]。這就需要與同行業企業、學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通過培訓、知識講座、開展教育活動等途徑,提高企業從業人員的素質水平、知識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專業化的管理水平,從而提高整個企業的運作效率。
近年來,我國對農產品物流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社區農產品配送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社區居民消費個性化需求的增長,又對社區農產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通過改變農產品銷售模式、加強農產品信息化建設、科學規劃配送中心、合理選擇配送車輛、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水平等措施來優化社區農產品配送體系,提高農產品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從而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
[1]周元,孫新章.中國城鎮化道路的反思與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4):56-59.
[2]王建志,吳作章.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問題與政策思路[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1(4):18-24.
[3]鄭一霖.山西農產品物流發展分析及對策[J].山西農業科學,2013,41(1):96-98,106.
[4]李發鑫.城市配送限行“隱痛”[J].運輸經理世界,2010(1):60-61.
[5]賈衛麗,陳巧輝.惠州市農產品物流配送優化問題研究[J].物流技術,2009,28(7):37-41.
[6]張連蕊.我國農產品企業經營現狀與對策研究:生活社區超市調查[J].中國商貿,2011(1):48-49.
[7]楊浩雄,劉志攀.“農超對接”中越庫配送模式[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2(7):107-109.
[8]張福世,侯保俊.農產品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優質化生產技術[J].華北農學報,2004,19(S1):153-157.
[9]杜玉寬.淺談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國內外現狀與發展對策[J].中國果菜,2011(3):6-10.
[10]林文焰,高明.論農產品直接配送物流的組織創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9,20(2):48-50.
[11]孫勇.基于Web 2.0技術的社區式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研究[J].電子商務,2010(2):34-35.
[12]林家寶,張蓓.C2C農產品電子商務消費者購買意愿實證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2(16):213-216.
[13]陳柏龍,王樹進.農產品配送中心應用CRM的成本與效益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2,18(5):74-77.
[14]狄衛民,岳耀雪,陳國民.有配送能力限制的易腐農產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30(1):202-205.
[15]孫蕓.發展農產品物流的對策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