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順義區天竺鎮衛生院(101312)張蘊濤 吳佳穎 管蘭
鎖骨下動脈盜血(sss)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現象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嚴重者也可見頸內動脈系統缺血癥狀,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失語等,因此早期發現sss存在,及時采取對癥治療很重要。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4例,男19例,女5例;年齡42~76歲。主訴:頭暈、視力模糊、患肢無力、指端發涼,患側上肢脈弱或無脈,雙側上肢血壓壓差大于20mmHg。
1.2 方法 采用深圳市德力凱公司生產的EMS-9EBX2P型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發射頻率為2MHz。囑受檢者平臥位、閉目、放松。經顳窗探測雙側大腦前動脈、中動脈、后動脈、頸內動脈終末段,經枕窗探測雙側椎動脈、基底動脈。4MHz連續波多普勒探頭探測鎖骨下動脈、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顱外段、頸外動脈。應用彩色經顱多普勒儀測定腦血流量,主要記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張期末血流速度計平均血流速度、搏動指數。同時觀察頻譜,監聽聲頻。當鎖骨下動脈存在頻譜形態、聲頻異常、椎動脈患側血流減低、血流方向逆轉、健側椎動脈流速代償性升高、收縮早期切跡波或雙向震蕩波時,均測量雙側上肢血壓,聽診鎖骨下動脈,并加做束臂試驗帶以確診是否為sss。
彩色多普勒儀器應用日本阿洛卡公司a-1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0~10.0MHz,主動脈弓及其分支起始端用頻率2.0~3.5MHz探頭,彩色頻率為2.5MHz?;颊哐雠P位,頭偏向所檢查血管對側,二維超聲常規檢測頸動脈、椎動脈、橈動脈內徑及內膜情況,CDFI檢測其血流方向及速度,發現椎動脈血流顏色和頻譜方向異常時,檢測鎖骨下及無名動脈起始端狹窄處斑塊大小、回聲強度、長度、狹窄程度,尋找鎖骨下動脈盜血病因。
2.1 經顱多普勒超聲(TCD) 患側椎動脈收縮期部分反向血流或有切跡,舒張期正向6例;患側椎動脈收縮期反向血流,舒張期正向12例;患側椎動脈血流完全反向或以反向為主的雙向6例;患側椎動脈血流速度減低,對側椎動脈呈代償性收縮期血流增快,呈高阻力頻譜18例;患側鎖骨下動脈血流速度明顯增快可達150cm/s以上,并可聞及粗糙性雜音及頻譜紊亂18例[1]。
2.2 束臂試驗 24例反向血流均增加,收縮期切跡明顯加深。18例患者雙側上肢血壓或脈壓大于20mmHg。
2.3 彩色多普勒超聲 24例sss患者中22例由動脈硬化引起,大動脈炎所致者2例。其中鎖骨下動脈狹窄18例,內徑約1.0~4.4mm,鎖骨下動脈閉塞6例;完全性sss6例,部分性sss18例。二維超聲顯示:動脈硬化所致鎖骨下動脈盜血均可見鎖骨下動脈起始部強回聲或低回聲團塊,部分后方伴聲影;血管閉塞時,正常管腔消失,充滿低或強回聲斑塊。大動脈炎所致者均可見鎖骨下動脈近端或無名動脈管壁增厚,正常結構消失,管腔狹窄。
本組資料中,6例鎖骨下動脈閉塞患者100%顯示為完全sss。完全性sss的鎖骨下動脈狹窄處內徑多在3mm以下,提示盜血程度與血管狹窄程度有關。在鎖骨下動脈重度狹窄或近乎閉塞時,患側椎動脈反向血流增加。鎖骨下動脈輕中度狹窄時,椎動脈反向血流減少或僅在收縮峰處出現小切跡。椎動脈脈沖多普勒頻譜形態在收縮中期血流速度瞬時驟降,形成收縮期雙峰,第一峰高尖,第二峰圓鈍,兩峰之間形成切跡,可早期提示sss。在眾多的檢查手段中,TCD診斷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具有直觀、快捷、準確、易于早期發現的優點,結合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可以明確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的病因、病變部位及程度[1][2],使其成為臨床sss診斷及病因判斷的可信賴的檢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