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黃河醫院(300110)韓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也越來越多,但多數患者通常只注意藥物治療,而忽視飲食治療或飲食治療不合理,常常導致治療失敗,因此必須使患者認識到控制飲食與選擇飲食是治療本病的基本措施,現將筆者針對高血壓與中醫食療的關系及相應的飲食治療原則闡述如下,以供參考。
1.1 中醫體質是中醫學對人體的一種獨特認識。認為體質是個體在生命過程中,在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質。這種特質決定了機體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過程的傾向性。體質因素決定著疾病的發生和證型,決定證的轉歸和疾病的預后[1],因此應正確認識體質因素。
1.2 根據人體在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三方面表現的不同,人體體質可分為機體陰陽平衡時的正常體質和陰陽平衡失調時的病理體質。中醫體質公認的可分為九型,即平和質(正常體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和特稟質[2]。不同個體體質類型不同,體質學家王琦[3]將中醫體質分為九種類型,即正常質、陰虛質、陽虛質、氣虛質、痰濕質、瘀血質、濕熱質、特稟質和氣郁質,因此應根據不同的體質選擇不同的膳食營養。
2.1 中醫理論認為,高血壓病位在肝、病本在腎;其發病機制與“風、火、痰、虛、瘀”有關。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清竅失養;或脾失健運,痰濁中阻;心主神明,又主血脈,是五臟六腑之主宰;高血壓肝腎陰虛,心血不足,可損及陽。因此高血壓所涉及的臟腑主要為肝、腎、脾、心。歸經為上述四個臟器的食物,對于降壓應更有效。臨床及動物實驗研究顯示,其中芹菜、海帶、綠豆、苦瓜、蘆筍等具有較好的降血壓作用。
2.2 食物由于其性味的不同,表現的升降沉浮、歸經和功效也不同。中醫的體質食療強調“辨體施膳”,根據人體體質類型的不同,采用“熱則寒之,寒則熱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燥則潤之,濕則祛之”的食療原則[4]。
2.3 陰虛體質患者飲食宜選用性涼或寒,味甘或苦的食物,禁忌溫熱性食品。中醫理論認為,高血壓病位在肝、病本在腎;其發病機制與“風、火、痰、虛、瘀”有關。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虛弱,氣血虧虛,清竅失養;或脾失健運,痰濁中阻;心主神明,又主血脈,是五臟六腑之主宰;高血壓肝腎陰虛,心血不足,可損及陽。因此高血壓所涉及的臟腑主要為肝、腎、脾、心。歸經為上述四個臟器的食物,對于降壓應更有較好的療效[5]。
低脂低膽固醇、低鈉、高維生素、適量蛋白質和熱能飲食。
3.1 限制熱能攝入 控制體質量在標準體質量范圍內,肥胖者應節食減肥,體質量減輕每周1~1.5kg為宜。
3.2 限制脂類 脂肪攝入量要控制在總熱能的25%以下,且以植物脂肪為主,膽固醇的攝入量每日少于300mg。適當進食降脂食物,如山楂、香菇、木耳、大蒜、洋蔥、海魚、綠豆、柴菜等,可有效地輔助降低體內脂肪的含量。
3.3 適量蛋白質 調配飲食時應考慮蛋白質生理作用,應選高生物價優質蛋白,按1g/kg補給,其中植物蛋白質可占50%,動物蛋白選用魚肉、雞肉、牛肉、雞蛋白、牛奶、豬瘦肉等
3.4 減少食鹽攝入 輕度高血壓患者食鹽攝入量每日應少于5g,中度高血壓患者每日應少于3g,鹽腌食物盡量不吃,味精、小蘇打以及飲料中的防腐劑因含有鈉鹽,也應少用。
3.5 增加含鉀、鎂、鈣等食物 鉀、鎂、鈣有降壓作用,它在豆類、蔬菜、水果、奶類中含量較高。有些利尿藥可使鉀大量從尿中排出,故應供給含鉀豐富食物或鉀制劑,如龍須菜、豌豆苗、萵筍、芹菜、絲瓜、茄子、香蕉、杏、梅等。
3.6 鈣治療原發性高血壓有一定療效 含鈣豐富食物有黃豆及其制品、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魚、蝦、紅棗、韭菜、柿子、芹菜、蒜苗等。
3.7 戒酒、戒煙 高血壓患者應戒酒、戒煙,少喝咖啡,但可多飲茶,尤其是綠茶。茶中含有大量活性物質—茶多酚,其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降低脂肪的功能,從而有利于降血壓的治療。
4.1 飲療方法①鮮芹菜汁:將鮮芹菜250g洗凈,用沸水燙2min,切碎絞汁,每次服100ml,每日2次。有平肝鎮靜、降壓利尿的作用。②菊花烏龍茶:杭菊10g,烏龍茶3g,用沸水沖泡,代茶飲。可清肝明目,此茶對肝陽上亢之眩暈有效。③菊楂決明飲:菊花10g,生山楂15g,草決明15g,冰糖適量,3藥同煎,去渣取汁,調入冰糖,代茶飲。可清肝疏風,活血化淤,對陰虛陽亢之眩暈兼大便秘結有效。
4.2 粥療方法①荷葉粥:鮮荷葉一張,粳米100g,白糖適量。先將荷葉與粳米一同煮成粥,調入白糖,每日1次,可清熱生津止渴。有降壓、調脂、減肥效果,適用于原發性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患者。②薺菜粥:薺菜250g,粳米100g。將薺菜洗凈切碎與粳米同煮粥,每日1次,有清熱解毒、養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于原發性高血壓屬肝火上炎者。③車前子粥:車前子20g,粳米100g。將車前子裝入布袋,加水濃煎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可利水消腫、養肝明目。適用于原發性高血壓、肥胖患者。
中醫食療是一種自然療法,利用日常飲食來幫助患者降壓,但不增加患者任何經濟負擔。與高血壓的藥物治療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因此中醫食療應成為高血壓患者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方法,中醫食療的知識應成為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一部分。讓高血壓患者了解中醫食療的有關知識,掌握中醫食療方法,有針對性地選擇食物,在日常飲食中,既獲得營養,同時又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