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友發, 李鵬斌, 武慶梅, 王建國
(河北省廊坊市中醫醫院骨科, 河北 廊坊 065000)
骨折內、外固定術后骨折臨床愈合后期合并關節僵直、肌肉萎縮、腫脹疼痛、功能障礙等統稱為骨折病。臨床上醫生在骨折內、外固定術后會指導患者進行正規系統的功能鍛煉并配合器械輔助訓練或行點穴推拿治療,但往往患者主觀能動性差或懼怕疼痛缺乏毅力,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恢復或不能恢復而導致關節終生功能障礙。我院自2009年以來以功能鍛練,點穴推拿輔助中藥熏洗治療骨折病100例,取得了很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該臨床資料中病例均為我院自2009年至2012收治的閉合性骨折患者納入標準:有外傷史,均符合閉合性骨折的診斷標準[1],均為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后期達到骨折臨床愈合標準[2]。本組病例100例,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齡20-60歲,其中膝關節(脛骨平臺骨折)20例,肱骨髁上骨折15例,尺骨鷹嘴骨折15例,橈骨小頭骨折15例,內外踝骨折25例,髕骨骨折10例。
2.1 方藥組成:(自擬)伸筋草20g、透骨草20g、紅花15g、靈仙 15g、乳香 15g、沒藥 15g、防風 15g、露峰房15g、川芎15g;在上肢加入引經藥桂枝,在下肢加入引經藥牛膝,如果合并風濕明顯可加入獨活、羌活;如果疼痛明顯者可加入草烏、川烏;如果水腫明顯可加木通、澤瀉。
2.2 操作方法:①中藥熏洗:將配方藥物直接放入盆中加入5000mL涼水,將其置于火爐上煮沸,將藥盆從火爐上端下,將患肢置于藥盆上熏蒸,用浸有藥液的毛巾將患肢覆蓋,待水溫冷卻至50℃左右將患肢置于盆中浸泡,一日兩次,每次30min,一副藥用2d,第二次洗液直接加熱煮沸即可,10d為一療程;②功能鍛煉:早期即指導患者自主功能鍛煉,在堅強固定的情況下行器械輔助鍛煉,在骨折臨床愈合后以中藥熏洗同時用手指指腹對患肢進行揉搓彈撥、拔伸牽引等手法治療進行正規有序的功能鍛煉活動,以達到行氣散淤,溫經通絡的目的。③點穴推拿[3]:肘關節:取穴:手三里、曲池、少海、尺澤、孔最、合谷、內外關等,由輕到重點按諸穴1-2min,由輕至重按揉關節周圍,松解肌群,然后一手握患肢關節尺骨鷹嘴處,一手握腕關節做對抗牽引,并作伸肘、屈肘活動,輕牽輕搖肘關節,最后雙手合搓上肢結束。膝關節:取穴:血海、足三里、陰陵泉、豐隆、委中、承山、內外膝眼由輕至重點按諸穴1-2min,彈撥股四頭肌,用雙拇指按揉膝關節內側軟組織,再用單手四指按揉外側,然后一手握住膝關節,一手握住踝關節,做輕微搖動,并行伸屈膝關節活動,輕柔手法拍打膝內外側軟組織,用抹法結束。踝關節:取穴:解溪、昆侖、太溪、丘墟、足臨泣、太沖、足三里、承山等穴。先沿膝外側至踝關節以拇指按揉,雙手對握踝關節、拇指分繞內外踝做環形揉法,然后在牽引狀態下輕搖踝關節,再由輕至重點按諸穴1-2min,用搽法結束治療。
3.1 療效標準[4]:①痊愈:僵硬的組織軟化,關節活動完全恢復正常。②好轉:僵硬的組織較前明顯軟化,關節功能部分恢復,被動活動時疼痛。③無效:僵硬的組織無改變,關節功能障礙。
3.2 治療結果:本組100例患者治療時間最短7d,最長45d,按上述標準評定治療結果,痊愈58例,好轉4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
中藥熏洗是融中藥與熏洗為一體的康復治療[5],骨折病是關節周圍骨折內、外固定后,骨折臨床愈合后關節功能障礙,腫脹,疼痛的一系列癥候群,也屬中醫“痹癥”范疇。功能鍛煉及手法治療可不同程度幫助關節功能恢復,但往往患者主觀能動性差或懼怕疼痛缺乏毅力,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恢復或不能恢復而導致關節終生功能障礙。再有由于點穴推拿刺激而導致局部腫脹疼痛加重,患者久病體虛導致感受風寒使局部氣血運行不暢。都是不利于患者康復的直接因素。本方中藥組成中:川烏:能祛風除濕,溫經止痛;草烏:可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伸筋草:祛風濕,舒筋活絡,用于風濕痹證主治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與其他藥物合用能增強療效;透骨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如《本草綱目》曰:“透骨草:治筋骨一切風濕痹痛攣縮”;靈仙:祛風除濕,通經止痛,對風寒濕痹,關節疼痛,拘攣麻木有良好效果;紅花: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之功效;乳香: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消腫生肌之作用;沒藥:有散血祛瘀,消腫定痛之功效;防風: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癴之功效;川芎:多用于瘀血證,其品辛溫香竄,既能活血又能化瘀,又能止痛,故可用于多種瘀血疼痛,川芎尚有燥濕作用,對風濕痹痛者,本品能發揮祛風、燥濕、止痛活血多種作用,故臨床常用;露峰房:能祛風止痛,對風濕痹痛有較好療效。在上肢加入引經藥桂枝,在下肢加入引經藥牛膝,如果合并風濕明顯可加入獨活、羌活;如果疼痛明顯者可加入草烏、川烏;如果水腫明顯可加木通、澤瀉。根據癥狀給與加減。本方運用:伸筋草、透骨草、紅花、靈仙、乳香、沒藥、防風、露蜂房、川芎為主方辨證加減等共同達到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散血祛瘀,消腫定痛,解散結、除痹痛等目的,骨與關節損傷的后期由于局部經絡不通、肢體不溫、氣血凝滯則發生關節僵硬、腫脹、疼痛、活動不利。中藥熏洗通過藥物直接治療作用和水蒸氣及水溫的溫熱效應達到溫通經脈,通利關節的作用,再配合手法松解,功能鍛煉,可以增強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肌肉、肌腱、骨組織的恢復,藥力從皮到肉,從筋到骨,層層滲透,溫通關節,松解局部肌肉,肌腱及韌帶攣縮,增大關節活動度,促進肌力及關節功能的恢復。通過對100例骨折病患者輔助中藥熏洗治療的臨床觀察取得了明顯療效,因此中藥熏洗輔助治療骨折病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治療方法。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54-166.
[2]胥少汀,葛寶豐,等.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341.
[3]田勇,黃兆綱,邱承金.中藥熏洗配合推拿治療骨折后其關節僵硬146例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藥雜志,2002,(24):114-115.
[4]邵書平,劉桂蘭.中藥熏洗治療骨折后關節僵直療效評定[J].新疆中醫藥,2002,(20):19.
[5]孫紹裘.中藥熏洗療法傷科臨床應用[J].中醫正骨雜志,1998,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