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振,李 超
(茌平縣水務局,山東 茌平 252100)
茌平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管經驗
商 振,李 超
(茌平縣水務局,山東 茌平 252100)
茌平縣高度重視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建設,近年來從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機構和設施配置、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等方面完善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類似單位提供了借鑒。
茌平縣;服務體系;建設管理
長期以來,茌平縣鄉(鎮)水利站由于受農村稅費改革和鄉(鎮)機構改革影響,職能不斷弱化,人員結構不合理,年齡趨于老化,個別鄉(鎮)出現安排水利站人員到其他崗位的現象,全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一度處于“網破、線斷、人散”的局面。近年來,國家對農村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工程等一大批與群眾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工程投入力度不斷加強,但由于工程量大、點多、面廣,縣級水利部門在建設上有些力不從心,管理上有些鞭長莫及。況且,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進城務工,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農村水利組織難、投入難、管理難等問題日益凸顯,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不健全的問題更加突出。水利基層服務機構的現狀與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了較大反差,與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相適應,嚴重制約著農村水利的發展。因此,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勢在必行。
近年來,茌平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茌平縣按照“職能明確,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總體要求,以體制、編制、人員、經費、場所、制度建設為核心,以水利站建設為重點,扎實認真地開展基層水利管理協調服務組織、防汛抗旱供水專業服務組織、農民用水合作組織“三位一體”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縣14個鄉(鎮)全部單獨設置了水利站,被確定為正股級全額預算管理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為茌平縣水務局派出機構,實行垂直管理。每個水利站核編3~5人,同時全縣建立防汛抗旱供水服務組織14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14處,配備村級水利員732名,在全縣范圍內建立健全了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增強了基層水利服務能力,為新時期水利發展、現代農業、新農村建設以及體系長久地發揮效益提供基礎支撐和組織保障。
2.1 強化組織領導,確保體系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茌平縣縣委、縣政府對全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制定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強化時間節點,嚴格落實責任,扎實開展了各項建設工作。首先,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縣長為副組長,水務、財政、民政、人事及各鄉(鎮)、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明確將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列為重點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制。分管副縣長親自召集有關部門、全縣各鄉(鎮)、辦事處主要負責人,召開工作會議,具體安排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縣水務局每周召開鄉(鎮)調度會議,調度各鄉(鎮)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并進行全縣通報。
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積極為水利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工作。部門分工合作,確保了全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在短時間內順利建成。同時,為避免重建輕管的現象再度出現,茌平縣人民政府出臺了《茌平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和《茌平縣關于水利站單獨設置意見》等,明確將水利站作為水利部門派出
機構,實行垂直管理,單獨設置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2.2 完善機構和設施配置,提高體系管理水平
按照上級指導意見,在全面加快水利站建設的同時,將全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人員經費和業務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列出專項資金。大力開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建設,積極推進防汛搶險、抗旱服務、人畜飲水、水利科技推廣等專業服務組織的建設。各水利站成立了防汛抗旱供水服務隊,以鄉(鎮)為單元建立了農民農水戶協會,各服務組織根據服務內容和服務項目的需要全部設置了獨立的辦公服務場所,購置了專業儀器,儲備了防汛抗旱物資。在建好水利站的同時,推行村級水利員公開選拔、聘用制度,公開選聘并培訓了732名年紀輕、素質高、熱心為群眾服務的村級水利員。目前,村級水利員在防汛抗旱指導、水利工程管護、水利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3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確保體系健康發展
茌平縣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和辦法,對水利站人員、村水利員工作職責、工作守則、目標責任、防汛值班要求以及各項工程管理都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和制度。各水利站都與專業服務組織簽訂了服務協議書,同時對協會的指導培訓,村水利員的管理考核,工程檔案、村水利員檔案、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檔案都作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將全部管理制度裝訂成冊,張榜上墻,并向社會明確公布了辦事指南和各服務組織、水利員的服務電話,建立了鄉(鎮)政府、水利主管部門和服務對象三方參與的監督反饋機制,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確保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確保了基層水利服務體系沿著規范化、制度化建設軌道健康發展。
茌平縣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總體來說還處于起步階段,尚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應通過進一步理順體制、理清職能、加大投入、強化隊伍等一系列措施,力爭在較短時間內逐步構建起以縣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為主導,鄉(鎮)水利站服務機構為核心,抗旱服務、搶險救災、水利技術推廣等隊伍為基礎,城鄉供水、農民用水戶協會等涉水企業、民間用水管理組織廣泛參與,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職工穩定、服務到位、農民信賴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可靠的水利保障。
(責任編輯鄭繼勝)
TV697
B
1009-6159(2013)-07-0023-02
2013-03-20
商振(1988—),男,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