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君榮
加強人文關懷 注重心理疏導
文/宋君榮
黨的十八大明確要求,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黨中央關于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重要指示,為我們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打開了新的視角、指明了努力方向。近年來,山東海化集團黨委緊緊圍繞企業發展戰略,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對創新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進行了一系列新探索,有效推動了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進與創新,促進了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
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一種全新工作理念。人文關懷是關心、愛護、尊重人;心理疏導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動規律,通過解釋、說明、溝通等方式,疏通人們的心理障礙。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體現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有利于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思維模式,有利于分清問題的性質,找準切入點,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實效性。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本質上是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蘊含鮮明的價值導向和價值要求,體現我們黨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是一種直接而生動的價值觀教育。針對員工普遍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和心理特點,進行情感、心理和精神關懷,有助于員工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知、認同和信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意味著要遵照人性的基本規律,理順員工與企業的關系,確立員工在企業中的中心地位,將員工的發展視為企業發展的主題和核心,優化員工的生存環境、提高員工的生存質量、確立員工的主體地位、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通過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解疑釋惑、化解矛盾、理順情緒,激發員工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推動企業形成積極健康、昂揚向上的心態,使員工蘊藏在心底的巨大潛能噴薄而出,促進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證。
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的內在要求。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賦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和科學要素,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豐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內涵,創新了運行機制、增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對提高思想政治科學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把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新要求落到實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重在結合企業實際,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經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海化集團初步形成了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創建思想政治工作長效機制的“五關五因”工作法。“五關”是指關切員工利益,維護員工合法權益;關愛員工成長,暢通員工發展通道;關懷員工健康,構筑健康安全屏障;關心員工生活,改善生活居住條件;關注員工興趣,豐富員工文化生活。“五因”是指思政工作要因地而宜、因企而宜、因時而宜、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具體做法是正確處理“四個關系”、扎實推進“四項舉措”。
“四個關系”是:一是正面教育引導與促進自我完善的關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一方面要繼續開展正面教育,堅持用正確的理論武裝人,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提高綜合素質。另一方面,必須把教育內容內化為自我要求,將他律轉化為自律,運用平等對話、民主討論、互動交流、自身體驗等方法,引導員工自我教育、自我認識、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在滿足自我中不斷完善自我。
二是企業需要與個人需要的關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既要求員工服從企業的需要,也要始終把員工的生存發展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注員工的生存權利,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促進員工的全面發展,正確處理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問題,使員工個人發展和企業發展有機統一,實現員工與企業協調發展。
三是理性啟迪與情感激發的關系。理性啟迪是用真理教育人說服人,情感激勵是用真情打動人感染人。工作中既要通過思想教育、理論武裝向員工灌輸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認識水平;又要注意滿足員工的情感需求,找準情感的切入點,把準脈搏,動之以情,通過創設情景,調動員工的情感情緒,使員工受到感染熏陶,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升華。
四是形勢政策教育與生活實際認同的關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離不開對實際生活的解讀,工作中一方面要積極提高員工對政治進步、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導員工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態看待收入分配的差別、價值觀嬗變、生活中實際困難的存在等熱點難點問題。另一方面,要切實關注員工的基本權益和基本需求,為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緩解員工的思想矛盾、心理沖突和情感困惑,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多做實事做好事,使員工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四項舉措“是:一是發揚民主,充分保證員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權利。運用民主手段和方法,讓員工當家作主,賦予員工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管理權。不斷暢通溝通渠道,傾聽民聲民意,以員工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為導向,指導工作決策。切實做到真正相信員工,尊重員工,營造一個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工作氛圍,把員工既塑造成權利的主體,又塑造成責任的主體,進一步增強員工愛崗敬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二是突出個性,切實提供員工個體發展的空間和平臺。人文關懷就是尊重人的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尊重人的獨立人格、不同需求、能力差異,尊重人的創造和權利,充分發揮體制、機制、觀念等條件,給員工提供一切可能發展的機會和空間。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使每名員工的潛能都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是親情管理,增強員工奉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行親情化管理,就是在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上下功夫,從思想上、物質上、行動上貼近員工、愛護員工、關心員工。特別是當員工家庭遇到困難、工作出現問題、個人情緒低落的時候,及時把組織的關心和愛護傾注到員工的心坎兒上,給予他們最直接、最深厚的關懷。組織的關心和愛護會對員工產生強有力的感召推動作用,會促使他們感恩組織,從而增強他們投身于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是貼近生活,給員工身心愉悅的活動空間和娛樂氛圍。為員工創造一個環境優美、明亮舒適的工作環境是促進員工工作動力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通過美化辦公、生活區域的環境,使員工輕輕松松地上班,高高興興地工作。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寓教育于快樂的活動中,寓快樂于細致的教育中,增強員工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營造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圍。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和企業的改革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在不斷調整和拓展,方法在不斷創新和完善。海化集團在加快推進企業發展戰略實踐中,注重人文關懷和加強心理疏導,使在思想政治工作在觀念創新上體現時代性,在內容創新上注重融合性,在方法創新上體現多樣性,在機制創新上突出適應性,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得到進一步增強,逐步形成了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長效機制。
(作者單位:山東海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