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的他巴唑
現在的社會,快節奏的生活、無處不在的壓力、環境中的各種輻射、或明或暗的高碘攝入……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圍攻下,一些人的甲狀腺受到“刺激”后強烈“反彈”,超常規的分泌大量甲狀腺素,于是就引起了甲亢。
他巴唑(甲巰咪唑)是治療甲亢最常用的國產藥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廣泛使用,是個不折不扣的“老藥”,主要副作用包括皮疹和對血液系統的影響。由于其價格低廉,100粒只要幾元錢,目前很多廠家都停產該藥,從而出現了全城難覓他巴唑的緊缺狀況。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進口藥物叫作賽治,比他巴唑要貴很多,可能配額的時候沒有預計到需求會這么大,所以近期也出現了供藥緊張。
其實,近期他巴唑緊缺不僅是經濟杠桿的作用,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醫學技術的進步。醫藥科技的發展遵循“優勝劣汰”的原則,即不斷發展治療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醫藥成果,逐漸淘汰治療效果較差,或副作用較大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巴唑最終會逐漸消失。
甲亢三大治療方法優劣談
甲狀腺激素作為一種內分泌激素,極小的量就能產生可觀的生物學效應,引發的后果可謂是災難性的———輕則手抖、突眼、脾氣暴躁;嚴重時可引發心臟等重要臟器的病變甚至致命。目前,甲亢的常規治療方法有三種:內科的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核醫學的-131碘消融和外科手術治療。外科手術一般是在甲狀腺腫大非常明顯,出現嚴重壓迫癥狀后采取的治療手段,而且手術存在一定的風險。甲狀腺周圍存在很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經,特別是喉返神經,術中如果不慎損傷了該神經,患者將會出現聲音嘶啞的后遺癥。更可怕的是,部分患者的甲狀旁腺潛藏于甲狀腺中,手術時如果切除了甲狀旁腺,患者血鈣濃度會明顯下降,引發手足抽搐,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在美國,70%的內科醫師和甲亢患者首選-131碘消融治療甲亢。但在我國,出于傳統觀念以及對核醫學治療方法的不了解,絕大部分甲亢患者選擇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其首選藥物就是他巴唑。但是藥物治療存在治療時間長、易復發、副作用大的缺陷,尤其是對白細胞和肝臟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覷,有些患者看似甲亢癥狀控制住了,但是過段時間又復發,長期反復用藥的毒副作用,對人體血細胞和肝功能的損傷積重難返。而-131碘消融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方便、治療時間短、費用低廉、技術成熟、簡單無創等顯著優勢,據文獻報道,-131碘消融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5%,臨床治愈率達85%以上,復發率小于1%。
-131碘消融是不流血的手術
核醫學的“核”字讓很多人心存疑慮甚至恐懼。其實大可不必,治療劑量的核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
甲狀腺對碘元素有特別的嗜好,人體通過消化道攝入的碘,絕大多數都富集到甲狀腺中。這就給核醫學治療提供了便利。患者口服含有-131碘的藥劑后,具有衰變特性的-131碘就通過血液循環匯集到甲狀腺中。-131碘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出β射線,可破壞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就像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手術,悄無聲息“蕩平”甲亢。很多患者認為,在治療過程中人體會“吃光”。事實上,β射線的射程很短,僅為2毫米,不會對甲狀腺外的組織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131碘在人體中的半衰期只有8天,患者一個療程受到的輻射劑量僅為拍一次普通X光片的1/5,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無法耐受藥物和手術的患者,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核醫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