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覆蓋率越來越廣泛的信號塔,家居和辦公環境不斷增加的電器,周圍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使人置身于重重疊疊的電磁場中。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究竟有幾何?由于不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于人體,很難具體探明。但在大量的調查研究后,全球多數醫學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極可能引發兒童白血病,誘發癌癥,損害視力,破壞胎兒智力發育,影響人類生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
遠離電器的電磁傷害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電磁輻射防護規定》中規定,在生活環境中,電磁輻射的功率密度不能超過40微瓦/平方厘米,而家用電器中,微波爐、吸塵器、移動電話的電磁波輻射最強,均可達到200毫高斯(20微瓦/平方厘米約等于2毫高斯)。不過大家也不必太過敏感,家用電器在屏蔽輻射源方面做得還是比較好的,輻射量多在安全范圍之內。使用電器時,保持一定的距離是最科學的防護方法。
操作電腦時,身體盡量遠離顯示器。公司在電腦布局上,盡量不要讓員工坐在同事的顯示器后方,據測定,顯示器正面輻射最小,側面次之,背面最大。孕婦最好穿防輻射服。
看電視時離屏幕遠一點,輻射就會大大減少。一般來說,液晶或背投式電視機輻射較小,29英寸電視機最好保持在2米開外觀看。
微波爐是目前家用電器中產生電磁波最強的一種,功率越大,電磁輻射越強。因此,最好選購品牌可靠的微波爐,微波爐在工作時,準媽媽應遠離2米以上或暫時避在別的房間。
遠離手機的電磁傷害
手機小巧方便,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但手機通話是通過高頻電磁波將電訊信號發射出去的,周圍的微波輻射由高到低,依次為天線部、聽筒部、鍵盤部和話筒部。在通訊過程中,有40%的高頻電磁波會被手機機體吸收,雖然使用者沒有感覺,但危害不得不防。
手機信號剛接通的瞬間,由于傳輸系統不穩定,產生的輻射比通話時高20倍,因此,撥號后最好不要急于放置于耳朵旁,最好等“嘟”一聲提示接通后,再聽電話,這樣能減少80%~90%的輻射量。也可以采用更健康的耳機通話方式。手機隨身攜帶已成為人們的習慣,注意不要把手機放置在胸前、腰部的口袋,因為即使在待機狀態下,手機周圍也存在電磁波輻射,雖然沒有接通時危害大,但日久天長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遠離B超的電磁傷害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差別很大,婦女、兒童、老人、病患對之較敏感,特別是孕婦和胎兒。
懷孕期間,孕婦都會例行B超檢查,有些孕婦從懷孕初期便每月一次,甚至更頻繁。然而近年國內外研究表明,孕婦的超聲檢查對胚胎并非絕對安全。因為超聲波畢竟是一種能量形式,達到一定劑量的輻射時,會在受檢者體內產生生物反應,使機體組織受到損傷。
胎兒寫真,這種新興時尚也存在一定風險。國內外大量研究結果顯示,超聲波的聲強越高,對輻照部位相應的危害越大。以三維彩超為例,清晰度提高了,超聲波的聲強增強了,造成胎兒畸形的可能性也會相應增加。此外,為保證胎兒處于最佳姿態,如手不會擋住臉部等,三維彩超的操作時間往往較長,一般要持續20分鐘以上,無疑增加了風險。
雖然國際上對超聲波是否損害胎兒健康尚無定論,但這種無人監管的胎兒攝影持續下去,超聲波的強度和掃描次數增多,可能會出現不堪設想的后果。因此,準媽媽們應慎重選擇,不要讓胎兒承擔額外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