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們,我們又見面啦。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如何讓作文更加生動!
“生動”是對于事物靈性的思考,就是指所描寫的事物栩栩如生,富有生命力。你們可能要問,那怎樣才能讓作文“生動”呢?別急,咱們先來看看下面的例子:
從這句話里,我們得到的信息只是一朵干巴巴的荷花,荷花的生命力完全沒有展現出來,荷花的形象很死板。
那該怎么去寫荷花呢?瞧瞧,我給你們帶了什么!
哇,是不同時期、不同樣子的荷花!請仔細觀察照片,按生長順序標上序號,再分別描述每一張照片中的荷花。
寫好了嗎?這兒有三位同學急切地要展示對荷花苞的描述呢。
A.花苞就要開放了。
B.鼓脹的花苞似乎就要裂開似的。
C.整個荷花苞就像一個被吹足了氣的球,飽脹得就要爆裂似的。里面好像藏著一個可愛的精靈,馬上就要從里面蹦出來……
你們認為( )句最生動,因為 。
和我的理由對比一下——
A句描寫的就是眼睛看到的花苞的一個狀態,我無法感受到它的生命力。B句顯然加了聯想,不僅寫出了花苞鼓脹的狀態,還預測了將要發生的事態,有了些許生命力。而C句不僅讓我看到了飽脹的狀態,還能感受到一種動態——吹足了氣的球,我似乎還能感受到它在不斷地往外膨脹;“藏”“精靈”“馬上”“蹦”,完全是對花苞入神地關注之后的一種想象,充滿了活力。所以,我覺得C句很生動。
同學們,你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了正在“舞動”的荷花呢?
可能你們要問,有些人把非常生動的形象寫得很死板,為什么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要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上面的各種荷花圖片,你們筆下的荷花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會想到荷花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狀態嗎?
可能有些人會說,不會。其實事物的生命力可以是顯而易見的,也可以是細微的、內在而不外顯的。如果我們平常多留心,細致觀察事物,就能發現它們外在和內在的變化,就能充分了解它們,并在寫作中細膩地刻畫它們。如果再加上我們的想象,用比喻、擬人等手法,描繪出它們在我們腦海中的“靈動”形象,這樣的文章還會死板嗎?
現在知道怎么去寫生動的文章了吧!好了,將剛才寫的每幅圖的描述再進行修改吧,看看你們筆下的荷花是不是開始“舞動”了!別忘了將你們修改好的句子,巧妙串聯起來,組成片段或文章寄給我。我期待通過《七彩語文》雜志這個平臺與你們交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