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中要做到三個到位:命題到位:求趣、求小、求活;選材到位:求寬、求新、求深;評講到位:求精、求活、求實。
關鍵詞:作文訓練;教學;到位
如何克服作文教學中“高消耗,低效益”的現象,以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呢?我認為應扎實每篇作文練習,使之訓練到位。
一、命題到位:求趣、求小、求活
命題的隨意性是作文教學的一大弊端,題目信手拈來,學生望之生畏。因此,要保證作文訓練到位,需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命題。
1.求趣,使之樂寫
命題要有趣味,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題目要新奇誘人,以奇誘人,以奇求趣。如,《我夢見了……》《我在沙漠中迷了路》;題目要傾注感情,以情求趣,如,《××,太感謝你了》《悔恨啊,我想起了這件事》;題目要推陳出新,以變求趣。如,變《記暑假中的一件事》為《夏天中的那一件事啊》,這樣題目有趣,學生必然樂無窮。
2.求小,使之能寫
命題要小,使學生力所能及。一是取材角度小,如,《我愛校園的娛樂場》,看了電影《周恩來》寫《一個感人的鏡頭》;二是中心角度小,如,《××真是熱心腸》《××,你太累了》。
3.求活,使之愛寫
學生經歷不同,有時眾人一題勢必強人所難。為此,命題要講究靈活,迎合愛好,可出補充題,如,《××啊,你真是太……》;可出范圍題,如,寫一件你親身經歷的使你為難的事,注意按照順序,抓住重點敘述;可出設問題,如在人的生活中,有許多的第一次,像第一次干什么,學什么,去什么地方,做什么錯事,受什么表揚……你能從中選一件寫下來嗎?這樣,可以保證人人有材可寫,個個有話可說。
如果命題從上述幾點考慮,就能在命題上和學生想到一處,使學生變“望題生畏”為“望題生趣”。
二、選材到位:求寬、求新、求深
有這樣的現象,雖然教師命題煞費苦心,可學生作文并不理想,材料偏俗,中心欠明。為此,需重視選材到位,以幫助學生選取合適的材料,開掘明確的主題。
1.拓寬材路,確保取材的廣度
學生作文材料不理想,主要是材路偏窄。為此,可用發散法為其展開選材面。如果寫事,可由要素發散,如,《一件趣事》,可以這樣引導:事情發生的時間可以是家里人、學校的人、社會上的人。這樣,學生就有了廣闊的選材空間。如果寫人可由人物特點發散。如,《我熟悉的人》,可以這樣引導:寫人必須寫出人物特點,寫你熟悉的人可寫他(或她)有什么特點?你熟悉的人中哪些人具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各有哪些事可以反映其特點?這樣,學生便不再望題發愁了。
2.比較優化,確保選材的精度
選材面寬了,學生有可能面對眾多材料難以定題,因此,需引導學生對眾多的材料作分析比較,選取能具體敘述的而舍去過程簡單的;選取能使文章起伏跌宕、引人入勝的,而舍去“一覽無余”、直來直去的;選取富有時代氣息的而舍去陳舊俗套的,以保證材料的精度。
3.剖析深化,確保立意的高度
學生作文往往對材料不加分析,因此作文常缺乏明確的中心。為此,在選定材料后要引導剖析,結合閱讀,讓學生學習“以小見大”“由表及里”“以物喻人”“借物說理”的立意方法,可通過追問而探究事物的本質,如,由“爺爺學騎自行車”一事發問:爺爺為何學?(家里又添新車)——為何又添新車?(家里的錢多了)——為何錢多了?(家里是專業戶)——為何成了專業戶?(黨的政策好)。還可由同一題材開掘多個中心,如,由“參觀敬老院”開掘“社會主義國家老人真幸福”“政府對老人照顧真周到”“敬老院工作人員工作負責”“老人不服老,人人想自食其力”等中心。這樣,作文中心明確,立意較高,就能保證選材到位。
三、評講到位:求精、求活、求實
評講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需予以重視,以求到位。
1.專題求精
學生作文中的問題想通過一兩次評講全部解決是不可能的。因此,初稿寫成后,教師可抽閱上、中、下水平的作文(各二分之一左右),對習作問題歸類排隊,結合習作要求找出一兩個突出問題進行評講。如,《我敬愛的老師》要求是:選取典型材料寫好人物要素(動作、語言等),突出人物特點。從學生作文看,共性問題是外貌描寫概念化且多游離于中心,我便以“外貌描寫與文章中心”為專題評講。此后,幾篇習作(寫人的)我分別以“照鏡子與鉆肚皮”為專題解決神態和心理描寫的角度問題,以“他(她)返老還童”為專題以解決動作描寫不具體的問題。這樣突出重點,前后相關,能保證寫作中的問題各個擊破,使學生一步一步地達到寫作的總體目標。
2.方法求活
(1)形式多樣,靈活多變,以引發興趣。如,對比性評講——選擇優劣習作,引導圍繞專題欣賞佳作,找出佳作,剖析劣作,找出不足。修改性評講——選擇中下水平的作文引導分析,挖掘閃光點,以激發學困生寫作的積極性;挑剔性評講——引導學生對優劣習作找盆挑刺,提出潤飾意見。(2)示范引路,授之以法,以培養能力。先引導圍繞專題評講示范,授予方法,教給程序,再讓學生分組(四人為宜)評講,一人讀文,他人評析,提出修改意見,以保證人人參與,篇篇參評,從而強化效果。
3.作文求實
評講后,要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在要求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或復作)的基礎上,對突出性問題可設計鞏固性作業。如,“寫好重點與突出中心”這一專題后,我設計如下作業:(1)修改自己的習作,以突出重點;(2)根據提綱和中心確定重點;(3)根據確定了重點的提綱確定中心。
實踐證明,如果作文教學扎實抓了命題、選材、評講這三點,再在學生謄寫后對修議進行適當提示(多以眉批提示),并對差作適當輔導(以面批為主),就能從根本上保證作文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馬鞍鎮楊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