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歌星毛阿敏的婚姻生活,一直是個謎,只知道她生有一子一女,但孩子的生父究竟是誰?做什么的?無人知曉。近日,終于有人解開謎團,爆出毛阿敏的老公就是中植集團董事局主席解植坤,其家族以35億元財富名列2012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8位。
面對外界沸沸揚揚的議論,毛阿敏依然保持沉默,只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一句:“現在對我來講,生活是第一位的,為了捍衛我的生活,我不會再讓自己以及我的家人活在大眾目光的注視下。”一句話,似乎道盡了她這些年來如此低調的真正原因。
不想婚姻有太多人關注
見過解植坤的人都說,那是一個老帥哥。解植坤是黑龍江伊春人,高大魁梧,有俄羅斯血統。早年以造紙業起家,后來涉足房地產開發、旅游、金融等行業,也曾涉足演藝界,由黃磊和周迅主演的電視劇《橘子紅了》就是他投資的。
他和毛阿敏相識于2002年的伊春森林節,當時毛阿敏是演出嘉賓,而作為贊助商的解植坤在她演出后來到后臺,告訴她自己很喜歡她大氣的臺風和渾厚的聲音,在年少時就很崇拜她!那個時候,可以說正是毛阿敏人生中最黯淡的時候,愛情幻滅,偷稅漏稅的風波讓她的事業陷入低谷,似乎再也沒有回升的跡象……一連串的打擊讓她看起來有些憔悴和頹廢。解植坤告訴她,這些年來自己一直在默默關注著她的新聞,偷稅漏稅的風波出來的時候,他甚至悄悄打聽過:漏繳了多少?我替她補上不就得了嘛!后來毛阿敏說:“當時誰對我說那樣的話,我都會覺得很溫暖,都會對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2003年,兩人結婚。2004年,毛阿敏產下一女,取名解豐鳴,小名丑丑。對外界,她只淡淡交代了一句:有一個很好的男朋友。
似乎從這段婚姻的一開始,毛阿敏就決意要從公眾的視線中隱遁,閉口不談關于老公的任何信息。私下里,她曾對朋友說:“這么多年來,我好像都是在風口浪尖上行走,曾抵達過輝煌的頂點,也跌落過人生的谷底,真的很累了,現在,我只想過平淡的小日子。”
而更重要的是,她不希望自己的這段婚姻有任何閃失。她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婚姻理論:“公眾人物的婚姻,為什么很容易破裂?就是因為暴露在大眾的眼皮子底下,不得不在人前秀恩愛,秀得多了,就會不自覺把力氣放在秀上,而不是放在經營婚姻上,到最后自己也會在假象中迷失。我不希望自己的婚姻是人前恩愛人后咽淚,我希望我擁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婚后這些年,毛阿敏在公眾面前永遠是獨自現身。2010年,她籌劃自己從藝生涯的首場個人演唱會,她沉寂的這些年,歌壇風起云涌,新人輩出,組辦方自然會擔心票房,于是有人提出可以打打情感牌,如果能將解植坤請到演唱會現場,一定能夠吸引那些這么多年來對她的婚姻生活深感好奇的人們,但這個創意被毛阿敏斷然否決:“我絕對不會用曝光私人生活去換票房。”后來,解植坤不但沒在當晚的舞臺上出現,甚至也沒出現在當晚的觀眾席里。據說,解植坤曾經向組辦方提出要一些票,他和朋友想去給自己的老婆捧場,也一樣被毛阿敏阻止:“得了,你別去了,天天在家里見我還不夠,還往那人堆里湊熱鬧!”或許是受妻子的影響吧,婚后的解植坤為人行事也越來越低調,每次國家有什么災難,他們集團捐款,從來都是悄悄的,拒絕任何媒體采訪,媒體圈的人私下里開玩笑:“有兩個人的采訪最難約,一個是毛阿敏的老公,一個是李亞鵬的老婆。”甚至在他集團的網站上,也見不到他個人的一張照片。
眾所周知,解植坤的事業很成功,但毛阿敏從來不想借助老公的力量讓自己的事業再上一個臺階,她說:“我不想將事業和婚姻攪在一起。到了我這個年齡,事業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我找老公是找一個人生的伴侶,而不是找一個事業上的幫手。”她身邊的助理都知道,毛阿敏最討厭的就是,人家認為她老公有錢,就在金錢上占她的便宜。比如她有一次去外地演出,本來談好的價格,但末了那個演出商卻以各種借口想打折,還托人來說情:“哎呀,這次演出沒弄好,他也沒掙到錢,你就放他一馬吧,再說你老公那身份,你還在乎那點兒錢?”不提還好,提了老公,毛阿敏不干了,骨子里上海女人的厲害勁兒出來了,她把桌子一拍,說:“這是我的工作,我通過工作掙錢,該多少就是多少,一點折扣都不能打,這和我老公有沒有錢沒關系!”演出商沒轍,只好按承諾的價格付酬。
或許就是因為她的獨立吧,如果說當年解植坤對她是愛慕的話,那么在結婚十年之后,這愛慕之外,又多了幾分欣賞和敬重。毛阿敏曾經說:“雖然是結婚了,但是兩個人也要保持獨立的空間,他有他的事情做,我有我的事情做,而不要兩個人什么事情都攪和到一起,這樣能保持對彼此的新鮮感。”至少,在結婚十年之后,解植坤依然是她的鐵桿歌迷,他曾經不無驕傲地評價過自己的愛妻:“她的風格,別人學不來,也永遠不會過時,她就保持她自己的風格就可以了。”
據說解植坤曾經多次對人提過:北方男人和南方女人,尤其是上海女人,是最好的婚姻組合。
不讓兒女告訴別人媽媽是誰
和對自己的老公避而不談不同,毛阿敏還是挺愿意談起自己的一雙兒女的。她曾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過女兒的這么一件趣事:有一次,她帶女兒去參加一個演出,在后臺,女兒要小便,她便帶女兒去衛生間,誰知道,女兒指著門牌上的“衛生間”三個字大聲地說:毛——阿——敏!原因是那時候毛阿敏經常帶著女兒去外地演出,更衣室的名牌上會寫“毛阿敏”三個字,她教女兒認過,于是女兒就認為所有的名牌上寫的都是這三個字,逗得毛阿敏哈哈大笑。
父親是富豪,母親是明星,也許對于毛阿敏的一雙兒女來說,出生在這樣的家庭,真的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可這也是毛阿敏最擔心的,她說希望自己的一雙兒女將來都能夠靠自己的能力在這個世界上生存,過和自己的能力匹配的生活,也因此,她養育一雙兒女奉行的都是“我怎么長大的,就怎么養孩子”。她的孩子,沒有上貴族學校,沒有上特長班,孩子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助理幫著在網上買的,一件也就是百十來塊錢。她說:“小孩子沒必要過奢侈的生活,這樣如果他長大了,自己的能力沒有辦法讓自己過上奢侈的生活也不會很痛苦!”對于坊間普遍認可的所謂“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她也不認同:“我沒有這樣,我就是正常養他們,我小時候什么樣,我就怎么養他們,我不也長得挺好,身心挺健康?”
對于孩子們的未來,她只有一個要求:自食其力。她說:“如果我兒子將來是一個司機或者是一個廚師,只要他自己快樂,我就完全沒問題。”所以她從不刻意培養孩子,一雙兒女的童年都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有一次毛阿敏帶著孩子們參加一個朋友組織的聚會,來了好多三口之家,父母們聚在一起就是交流孩子們都學了什么,唯有毛阿敏的兒子一揚頭說:“我學玩!”有一陣子兒子說要學鋼琴,可是學了一陣子又沒興趣了,毛阿敏也不強求;有一陣子兒子又說要學書法,學了一陣子,字還是寫得像“鬼畫符”,但毛阿敏覺得“他愿意學這個就挺好的,如果給他壓力,他就不喜歡寫了”,后來她出書,封面上的署名,就用的是兒子寫的“毛阿敏”這三個字,讓兒子很得意。別人家孩子的周末,都被各種學習班排滿了,但是毛阿敏家的周末,她會帶著一雙兒女去郊區玩,“帶兒子去雞窩里面拾雞蛋,帶女兒去地里摘菜,讓孩子們多親近大自然,多學點兒生活常識,比什么都強!”為了保證每個周末的郊游,她甚至對助理下了死命令——周末的“穴”,再多錢也不去!
但是在生活方面,她對兒子的要求卻很嚴格,比如自己的事兒自己干,比如要照顧姐姐。有時候兒子也抗議:“為什么我要照顧姐姐,她比我大!”毛阿敏就說:“她再大也是女人啊,男人就應該照顧好女人。”在她的培養下,兒子小小年紀就很有紳士風度,在他們家,絕不會發生兩個孩子搶吃的搶玩的這樣的事情,因為弟弟一定會讓著姐姐,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給姐姐。曾經有記者拍到毛阿敏帶著一雙兒女從外地回京——她和女兒在前面空著手優哉游哉地走,兒子跟在后面吃力地推著行李車,行李車上堆著的行李比小家伙的個頭還高呢!照片登出來,解植坤看見了,對毛阿敏說:“好家伙,你虐待我兒子!”毛阿敏得意洋洋地反駁:“誰讓你不在呢?兒子是在替你照顧家里的兩個女人啊!”
孩子們對于媽媽是個明星這件事,一直沒什么概念,因為這個媽媽和身邊同學的媽媽也實在沒什么兩樣。孩子的家長會,毛阿敏次次不落,她自己也覺得奇怪,竟然沒有人認出她來。“可能大家印象中的我都是穿著晚禮服站在五光十色的舞臺上唱歌吧,一旦穿了路人的衣服,就很路人吧。”毛阿敏自嘲。她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對別人說自己的媽媽是毛阿敏,比如女兒去聽她的演唱會,她會事先和女兒說:“千萬別喊‘媽媽’,要喊‘毛阿敏’。”有一次,她帶女兒去郊區,在地里摘黃瓜,女兒看上了旁邊人家養的一只烏龜,很想要,人家說:“你只要告訴我你媽媽是不是毛阿敏,我就把這只烏龜送給你。”結果這個小人精用手比畫著:“噓,千萬不要叫這個名字,就叫她Amy(毛阿敏的英文名)。”
這樣的低調,其實蘊含著毛阿敏的苦心,她說:“孩子們都會慢慢長大,有自己的人生,如果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光芒之下,這光芒對于他們來說就成了陰影,對他們不公平,也對他們的成長無益,我希望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
甘心做一個平凡家庭主婦
對于如今的生活,毛阿敏自評:除了是“仍然很牛的歌手”,還是“有時候不太有原則的媽媽”、“北京農村的家庭婦女”,言語間流露出極大的滿足。過往種種,她已能淡然處之:被騙的已經騙過了,被利用的已經利用了,被傷害的也已經傷害了,被整的也已經整過了,所以也就無所謂了,你經歷過那么多事情還在乎什么?不在乎了。現在,是活出自己的時候。
對于歌唱,毛阿敏說:“我當然是熱愛唱歌的,但現在我很清楚那只是我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現在體能還好,狀態也不錯,想唱我就出來唱唱,不想唱就不唱了,當我的家庭生活和唱歌產生沖突的時候,我肯定先要服從我的家庭生活。”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經兩次要開演唱會,合約都簽了,場地也定了,但都是因為她懷孕而放棄了,所幸的是合作方都非常理解她,沒有追究她的違約責任,這也讓她對合作方一直心懷內疚,后來她再次籌辦演唱會時發誓:這次堅決不能再出狀況了,如果過兩天發現又懷上了,帶著肚子也得上臺!所幸的是,這次演唱會順利舉辦,并且獲得巨大成功。她說:“在舞臺上的時候,我就盡情享受那種感覺,下了舞臺,脫下表演服,我就是一個家庭主婦。”
由于熱愛田園生活,毛阿敏在北京郊區買了幾畝地造了一個農場,雇了專職的工人打理。農場里主要種了一些蔬菜瓜果,養了些雞、鴨、鵝、豬,完全是有機無公害的。逢上農場大豐收,瓜果蔬菜自己家吃不完,她就用保鮮盒打包,到處送人。
除了熱衷當“農婦”,她還特別熱愛搞裝修,人家女星、闊太太逛的是高檔百貨商場,而她的“怪癖”竟是逛建材市場。她是圈內聞名的“金牌監理”,親朋好友家搞裝修,都要請她出山坐鎮,“我就這愛好,特別喜歡搞裝修,一上別人家做客吧,總是這個看不慣,那個看不慣,我真的會動手把那些礙眼的東西扔出去。”也是因為她這個“怪癖”,許多朋友后來都不敢讓毛阿敏上家里去了。有一次,一朋友家搞裝修,毛阿敏主動請纓去當裝修監理。她戴著一只大口罩就去了,果然發現了不少貓膩,開槽布線都不對。她讓小工返工,小工看著她愣了兩秒,說大姐你怎么稱呼,她說她姓江,結果小工馬上點頭:“江姐,我這就改!”毛阿敏得意地說:“跟這么多裝修隊打交道下來,還沒人能斗得過我!”
毫無疑問,毛阿敏算得上是一個有錢人,但是生活中的她,卻處處節儉,買東西愛討價還價,如果還價成功,就會開心上好一陣子。曾經有年輕記者問她:“生活中的您是什么樣子?”她回答說:“回家看你媽怎么過日子,我就怎么過日子。”她熱衷于和人談論各種“省錢經”:去超市買東西,停車場規定,15分鐘內不收費,她就會趕緊在15分鐘內把東西買完,省下5塊錢停車費。在家待著沒事的時候,她會一個人去KTV唱歌,凈挑特惠時段去。一般KTV的特惠時段經常有一堆大爺大媽在那兒唱,她唱了幾首,隔壁的大爺大媽們就犯嘀咕:這人怎么唱得這么像毛阿敏啊?大爺大媽們就“組團”敲門進來看,一看,還真是毛阿敏!
從輝煌的舞臺走進柴米油鹽的俗世生活,從驚心動魄的過往走到云淡風輕的現在,毛阿敏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平淡,且甘之如飴。她說:“也許很多人都想出名,那種出名的日子我過過,覺得不適合自己,所以我選擇低調,心甘情愿將自己沉入庸俗的生活里,結果挺好的,我現在就是個吃得下、睡得著、心寬體健的家庭主婦。”
〔編輯:潘金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