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計算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隨著新課程進一步實施,面對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改版和變化,老師們在計算教學時,出現了很多教學的誤區:重視“情景創設”而忽略了“計算味”;重視“算法的掌握”而忽略了“算理的教學”;追求算法“多樣化”而忽略了“優化”;重視“知識應用”而忽視了“計算技能熟練”;重視“知識的建構”而忽略了“習慣的培養”,造成學生計算能力大幅度下降的現象。計算教學新授課側重于算法和算理的教學,計算練習課側重于計算技能的形成,鑒于對以上的思考,我們嘗試以“加強計算練習課設計的研究,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為新研究視角,提出了“明算理、懂算法、巧計算、會運用”的計算練習課的設計方法,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進而提高了計算練習課的有效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
一、在練習中回顧算理,是提高計算能力的基礎
“明算理,懂算法”是計算教學的核心,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計算的算法,才能夠正確地進行運算。
計算的新授課是讓學生在動手、動腦,通過自己實踐、觀察,主動去探索算理,真正明確算理的基礎上再提升算法。有些教師在新授課講完算理提升算法后,從此就按照算法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學生的知識會有遺忘,只有多次回顧算理,被學生清晰牢固地掌握的算理,才能為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奠定基礎。因此在設計計算練習課的基本練習部分,很有必要進行算理的回顧。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練習課的基本練習部分,設計了以下練習:
1. 先計算,再說說每步的得數各是怎樣算來的?各表示什么?
2 1
×3 2
4 2 (2個21是42個一就是42)
6 3 (30個21是63個十就是630)
6 7 2
教師請學生板演匯報后,然后板書算理。通過口述算理,學生更清楚每步得數的由來,奠定了正確計算的基礎,還為回顧歸納算法作了鋪墊。
二、在練習中鞏固算法,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計算教學,明算理是基礎,懂算法是關鍵。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關鍵就要學生清晰掌握計算法則,按法則進行計算,提高計算能力。一般教師根據自己教學經驗在新授課時,在操作中體驗算理后,都會進行計算法則的歸納,然后按計算法則訓練學生。計算練習課的時候,我們很有必要在基本練習部分再簡單回顧計算法則的由來,讓學生計算有序。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小數加法和減法”練習課基本練習部分,設計如下練習:
1. 計算下面各題
2.98 - 0.56 =
12.53+4.67=
7.2-1.78 =
要求學生先用豎式計算,再回顧小數加法和減法要注意的問題。教師板書:小數加、減法要注意:(1)小數點要對齊;(2)按整數加、減法筆算方法進行計算;(3)得數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練習課基本練習對計算法則的回顧和復習,讓學生再次明了了計算方法,提高了計算正確率,促進了計算能力的提高。
三、在練習中設計巧算題,是提高計算速度的前提
小學計算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培養學生思維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計算試題進行觀察、思考、判斷,決定能否簡便計算,怎樣簡算。通過合乎邏輯的分析、推理,盡快找到計算的捷徑,提高計算效率。例如: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練習課,在挑戰題中設計如下練習:
先筆算出前三題的積并找出規律,再根據規律口算出剩下各題的積,你還能繼續編出幾道類似的題并口算出得數嗎?
(1)12×11=132
(2)15×11= 165
(3)23×11=253
(4)26×11=
(5)45×11=
(6)29×11=
(7)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
學生筆算后討論發現“兩位數乘兩位數”,有一個因數是“11”時可以巧算,積的最高位的數就是另一個因數的最高位的數,積的末尾的數就是另一個因數的末尾的數,中間的數是另一個因數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的和。通過本練習激發了學生對計算的探索興趣,提高了計算的速度,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計算練習與解決問題結合,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計算能力
“問題教學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是《數學課程標準》的一個重大變化,改變了傳統計算教學的枯燥、乏味,使計算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計算練習課要把所學的計算技能運用到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之中,熟練技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學以致用,在解決問題中提升計算能力。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簡便計算”練習課上,我們在綜合練習中,設計了如下練習:
(1)李老師買了7盒鋼筆,每盒12支,每支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
方法一:25×12×7
=300×7
=2100(元)
方法二:25×12×7
=25×(4×3)×7
=(25×4)×3×7
=100×3×7
=2100(元)
通過這道練習題兩種解題計算方法的對比,讓學生體驗,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認真審題,根據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考慮能否簡便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解題中提高計算能力。
在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時,我們數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做到不斷思考,要把計算教學和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四基”和“四能”理念等結合起來,使計算教學在算理、算法、技能、思維這四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和提高,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落到實處,真正推崇扎實有效、理性的計算教學,從而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本文是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一五” 規劃2010年度研究項目《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練習課設計與實施有效性研究》的階段成果)(課題批準號 2010tjik246)
(作者單位:廣州市黃埔區教育局教研室)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