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的機會,在學校圖書館老師那里聽到了關于“神秘書籍”的小插曲:圖書館里有幾本關于青春期方面的專業書籍,它們總是在圖書館的各種角落被找回來,紙頁已經被翻得泛黃,但奇怪的是從來沒有被借閱過的記錄……而就課堂上的青春期教育而言,總是存在這樣普遍的尷尬現象——課堂上談及這個話題時,教室里定會有一陣騷亂,孩子們總是表現出莫名地興奮、緊張、羞澀,而老師則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青春的萌動和困惑美妙而不可抑制。
于是,在我執教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中,我進行了一次關于青春期現狀的小調查,調查發現88%的男孩和100%的女孩出現了青春期的一些特征。男生普遍出現身高急劇增長,嗓音變粗,長胡須,喉結突出等典型現象,女生則出現乳房開始發育,臀部變得寬大,嗓音變細,月經來臨等典型現象。進一步調查發現,孩子們對于青春期的困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一、你對青春期的困惑有哪些?
A青春期的身體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蛻變?
a我的嗓子很沙啞,聲音變得很粗很低沉,我感覺自己和原來不一樣了,上課不敢發言,下課也不敢和同學們多說話,擔心同學會取笑我。我這樣的嗓音到底要什么時候才能變得正常呢?
b有一次下課我不小心撞到了敏的胸部,她悄悄跟我說最近胸一直隱隱地痛,撞到的時候痛得更厲害了。我也對她說了自己胸部隱隱痛的小秘密,原來我不是生病了,開始還擔心得要命呢。敏還悄悄對我說小羽已經來了“好朋友”,我聽了覺得很難為情。而且最近我老是和爸爸媽媽“頂嘴”,好像很叛逆,這正常嗎?青春期的我們到底會出現怎樣的蛻變呢?我覺得好神秘啊!
c坐在周圍的幾個同學都開始有了一些小秘密,比如上廁所前會到書包里悄悄地拿衛生用品,再也不愿意和我擠在一起了,神神秘秘的。后來我也和她們一樣了,她們就和我組成了新的“秘密戰隊”。體育課的時候,我可以私下跟老師說“例假”,他就會體貼地讓我在邊上不做劇烈運動。但是還有好幾個同學不愿意跟體育老師請假,她們覺得很難為情。我知道這樣對身體不太好,很多同學對青春期的了解都是不夠的吧?
B最近我總是很想小乾同學,常常在他的QQ上留言,希望得到他的回復,我是不是早戀了?
同學們在私底下傳“緋聞”,比如小簫喜歡小文,小楊喜歡子涵等。而我最近真的感覺自己也遇到麻煩了。六一節的時候,小乾(五年級轉到上海讀書)回到班里參加了六一游園活動,晚上我們幾個同學一起聚餐。之后我一直在QQ上或者發手機短信和他聯系。我們在暑假見面過一次,國慶節又和同學一起聚餐了一次。但是最近兩個月,我給他發信息他都不回復我了。我知道他學習很忙,但是我實在忍不住不給他發信息。我在他的QQ上留言,希望得到他的回復,我是不是早戀了?我該怎么辦呢?
C青春期,我們怎樣進行自我解壓和自我保護呢?
a嗓子一直沙啞,我該怎么保護自己的嗓子?我長出胡子了,能拔掉嗎?臉上開始出現“青春痘”了,該怎么護理?運動的時候如何保護正在成長的“隱私部位”?……嗨,青春期,我迷茫了。
b身上來“好朋友”了,上課的時候我都很緊張,生怕被同學們在我的褲子上發現這個“秘密”。下課的時候我會很小心地去廁所。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對此不操心呢?胸部總是癢癢的,走路我都想弓起背來,覺得很難為情。我感覺自己比原來“沉默”了很多。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放松心情嗎?
二、你希望怎樣了解青春期?
A和爸爸媽媽談這個話題好像很尷尬,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也不多。我更希望能和同學一起看看一些關于青春期方面的書籍,大家一起來學習就能避免躲在角落里偷偷看書的尷尬了。
B我希望老師能給我們推薦一些健康的網站,我更希望自己在家里看看網站上的信息,或者和同學一起看、一起交流也不錯。
C我希望學校能指導我們怎么和父母溝通,總是和爸爸媽媽“頂嘴”讓我覺得自己很“不孝”。也希望爸爸媽媽不要把我當成一個小孩子,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很多事情我都可以自己處理得不錯的。
D我希望爸爸媽媽能偶爾和我說說他們小時候面對長大的小故事,爸爸媽媽還是比較能聊一些心里話的。
E如果我們學校能組織一些活動,一起去了解身體變化的秘密,一起去了解在青春期的自我保護,也許我們會更加坦然吧。
三、教師如何別開生面地開展“青春期教育”?
(一)共享青春綻放的美妙
在這個對孩子們而言的特殊時間段,借助主題實踐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打開探索青春期奧秘、進行青春期自我保護的局面。
1. 同伴互助式綜合實踐活動,化解青春期教育的尷尬。
組織引導孩子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生生合作、師生合作、學生與家長合作等方式,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困惑的問題,歸納并梳理成小課題,如“我的蛻變”(了解青春期階段的生理、心理的變化)、“青春期解壓小妙招”、“青春期書籍大搜羅”、“青春自護我能行”等。從而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青春綻放的美妙,習得自我保護的措施。
2. 學科滲透式主題實踐活動,潤澤悄然成長的心靈。
即把青春期教育的內容延伸至各學科,如語文、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利用學科教師的優勢,在教學中滲透關于青春期自護的內容,無形中潤澤孩子們悄然成長的心靈。引導學生創作“青春詩歌”,彩繪“青春的感覺”,游戲“律動的青春”,哼唱“青春的美妙”。
3. 組織正能量班隊活動,宣揚樂觀上進的青春活力。
針對高年級學生青春期的普遍問題,如為身體的變化而不安,為情感的懵懂而苦惱,為心理上的日漸獨立而糾結……班主任充分借助班隊活動課的優勢,確定“微笑的力量”“愛的權利”“青春自護”等主題,不斷向孩子們傳遞成長的正能量,宣揚樂觀上進的青春活力。
(二)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根據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通過“心靈札記”“電話私語”“QQ互動”等方式,關注并引導每個孩子的青春期心靈的成長。
1. 持續不斷正強化
部分學生進入青春期,出現各種類似的“青春期綜合癥”,如缺乏學習興趣、作業拖拉甚至不做,自暴自棄等現象,教師要先調節好自身和家長的情緒,用陽光的心態和欣賞的態度來面對孩子的點點滴滴。對孩子采取持續跟蹤的方式,慢慢尋找孩子的細微優點或是進步,借助發喜報、全班表揚、同伴鼓勵等方式,幫助孩子找到自信,呼喚積極向上。
2. 一笑而過冷處理
遇到青春期的孩子出現互傳表達“愛慕”或者“討厭”之情的紙條,或者孩子間時不時會傳出的“誰喜歡誰”等小緋聞事件,教師要做到不大驚小怪、不興師問罪、不大動干戈,在第一時間輕描淡寫一笑而過,給予學生心理上的諒解,再暗地里去摸底調查,分析動機,私底下找孩子談心教育,從而對癥下藥。
3. 情境模擬微調控
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暗戀以及和父母在情緒上的抵觸等普遍現象,將遇到的問題加以情境改編,課堂上再請孩子們來演一演、想一想、評一評,以“當事人”“旁觀者”“指導者”的身份來感悟、體會事件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評判當事人行為的恰當與否,給予當事人一些合理的建議。這可以讓學生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認清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或對自己的心理進行微調控。
青春的萌動妙不可言,教師應真正基于學生的實際需要,關注人的成長,選取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渠道解決一些原本難以啟齒的問題和困惑,科學引導學生愉快地度過“心理斷乳期”。隨著我們對孩子在青春期出現的種種事例的分析和處理,定會有更多有效的策略伴隨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愉快地叩開青春的門扉。
(作者單位:浙江嘉興市實驗小學西校區)
責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