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然而細致分析起來,不難發現這種快速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保障條件,即道路尤其是最近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的高等級道路。它們的存在發展為國家的經濟貢獻了非常積極地力量,人們的日常出行需要道路,各種形式的運輸活動也離不開道路。文章重點的分析介紹了當前形勢下,如何做好道路建設工作,尤其是瀝青路面中出現的一些不利現象和應對的方式,以此來促進國家的經濟事業的前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合理的提升。
關鍵詞:高等級道路;瀝青路面;問題;應對方法
中圖分類號:U416.217 文獻標識碼:A
1 概述
最近幾年,由于受到國家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我國的公路事業發展的如火如荼。我們在慶賀取得的成就的時候,發現其中的一些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比如瀝青路面出現的各種不利現象。當前形式下,該種路面最常見的早期問題有以下的幾點:車印,縫隙,松散以及泛油等等的一些,而起這些問題也是道路品質不達標的關鍵問題。
2 目前出現頻率較高的早期問題和其形成的要素淺析
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車轍、縱橫向裂縫、面層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壞等。接下來重點的講述一下這些問題。首先是車轍現象,通常來講,是因為各種車輛在道路上持續的行使而產生的形變現象等導致的。其會在路面下沉的時候,形成水平方向的突起,這種變化通常是出現在面層中。其次是縫隙,它主要的是在于所處區域的溫度以及使用的材質的性能特征等要素。當分段進行的時候,如果不能將兩端的連接處設置完整,當遇到車輛或者是空氣等要素的時候就會出現縫隙,或者是因為壓實無效而導致出現。第三,松散現象。由于材料之間沒有很好地基礎導致的。第四是泛油,我們將瀝青從混凝土里面和下面往上面移動時,使得外表出現過量的瀝青的狀態叫做泛油問題。新建成的路面在運行之后的首個夏季,由于是在持續經歷高溫酷暑之后,由于受到過量的負載力的影響而不斷地壓實,此時瀝青就會出現上移,此時就會出現泛油現象。第五,推移現象,通常是說的材料在豎直變化的時候,或許會在建設階段或者是通行一定的時期之后出現的。第六,不合理的下沉現象。通常是說由于沉降不合理而導致的,在建設過程中不注意控制其品質,不能積極的應對微小的事項。
以上幾方面的早期病害已與瀝青混凝土的水穩定性從設計到施工未得到有效控制有關,水在瀝青混凝土路面中的表現形式為:空隙水、層間水、深層水。水對瀝青路面的損害有:高溫動水壓力對瀝青混凝土有剝離作用造成路面松散;層間水使瀝青路面各層分開改變路面的受力狀況,路面在動荷載的作用下彎拉應力成數倍增加;水的沖刷破壞瀝青路面材料結構;滲水是使路基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
3 對于上述現象的分析判斷
這種問題通常能夠分為三種時期,分別是出現,變化以及影響,其中除了第一種之外,剩下的都要單獨的處理。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結合問題的具體表現來判斷它的影響區間,進而積極地應對。
處治范圍:沉降路病害的處治,調坡長度不小于30m,10m內落差大于3cm,存在明顯的跳車感地段。其它病害處治長度為不小于10m的過渡段,在100m范圍內處治量超過15%、每公里范圍內處治面積超過30%,而且單獨的區域,要綜合起來治理。在分析寬的時候,我們看分析到單獨的車道。在處理層次的時候,問題出現在哪里就要應對哪里。
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要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發生了此類現象的時候要進行預防活動。第一,因為材料分開,其中的一些物質露出,出現麻面。第二,部分的下沉區,縱橫方向1m范圍內沉降值超過2cm,通行的時候會有著非常顯著地跳動現象、第三,縫隙,當水融入到面層之中的時候,會發生沖刷現象。第四,路面出現推移、車轍、擁包,由于瀝青路面的水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差,導致路面上出現局部縱向推移成搓板、橫向推移出現車轍。推移、擁包,車轍長度在10m范圍內的點。
4 針對問題開展的應對措施
路面出現網裂,沒有明顯的變形,也為出現唧漿,可采用改性乳化瀝青灌縫涂刷一層,防止雨水的滲透。出現裂縫,但未出現明顯的錯臺(在5mm內),也無啃邊現象,可用灌熱瀝青的方法作防水處理,防止雨水的滲透;對于裂縫大于5mm的,可采用改性瀝青灌縫或灌縫膠進行處理。對與裂縫很大的,必須將裂縫兩邊的瀝青混凝土開挖,先用水穩定好,收縮性小的半剛性材料處理基層,再用新的混合料攤鋪。第二,路面車轍和功能性破壞的處治,近幾年來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生產施工實踐證明,采用改性瀝青混合料是處治和延緩路面車轍的有效方法,也能提高改善路面的通行功能。
5 治理時期要關注的技術事項
5.1 表觀確定的病害面積四周擴大10~15cm;用3m直尺檢查大于5mm的點應在修補范圍內;范圍四周線要橫平豎直,與標線呈垂直和平行狀。
5.2 修補處治的床面要干凈,無雜物和浮灰、無松動的集料,床低無龜裂和唧泥,滲水現象,出現潮濕床面時要烘干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5.3 修補的四周要布滿粘油層但補能流動;四周接縫面層要涂刷冷補膠;四周接縫填料要約高一點,加大振壓遍數,提高四周填料的密度;多層次修補要形成臺階,臺階寬度要大于10cm;修補表面不出現離析現象。
5.4 分層填筑時,我們可以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對下層的尺寸進行一些改動,上面宜在4cm厚,松鋪系數控制在1.16~1.2;有病害的兩處坑槽相距補到1m時,面層應連成一個修補面;四周接口用3m直尺檢查小于5mm才能保證接口平順;先用細的集料填邊碾壓時先壓邊逐漸向中間推進,壓實度是保證平整度的首要條件,維修開口的面積要保證每層壓實機具都能下去正常工作,使用規模不是很大的設備進行活動,而且要確保碾壓的次數,通常要超過五遍才可以,而且要保證它的壓實性特征。
結語
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發現導致路面出現問題的原因多種多樣。不管是來自設計層面的,亦或是施工層面的對道路來講都是非常不利的。在具體的整治的過程中,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道路的實際問題,做好設計工作,除此之外,還應該做的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就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其實的將施工品質提升,爭取在做好道路的性能指標工作的基礎上,盡量的延長道路的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楊玉平.瀝青路面產生病害的原因及處治辦法[J].甘肅科技縱橫.2007(06).
[2]程正旺.瀝青路面裂縫產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與建設.2008(05).
[3]王進維.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