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將從簡析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網技術存在的必要性,淺談并網技術的設計思路及其發展現狀,淺析并網技術在青海油田實際生產中的應用等幾個方面做以簡要的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并網技術,了解并網技術的現狀、功能及其作用等,為其在更廣的領域中使用奠定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關鍵詞:110kv電網;35KV電網;并網技術;功能與作用
中圖分類號:TM61 文獻標識碼:A
一、簡析電網并網技術存在的必要性
1由于資源的有限性,能源消耗的總量不斷的增加,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開始加大了對電網的建設,尤其加強了對農網、城網技術的改造,高壓電網與低壓電網之間進行合并形成的并網技術開始被廣泛的運用于電力系統中。
2國內電網并網在實際的發展中有其存在和發展的條件,與國際并網技術相比雖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國內的并網技術在實際運用中能夠滿足相應的技術指標,針對不同廠家,不同的項目,都要求在可靠、安全的環境中運行的要求。電網并網技術在物理原則的基礎上,將傳感量測手段、通訊手段、信息化技術、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物理電網高度集成形成的新興網絡,其傳輸的媒介是將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接起來,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子網配合其協調發展。
3并網技術主要作用是對整個電網進行全面的控制,將生產與消費在同一時間發出,提高了生產的效率。其并網的目的是應對可再生能源入網和分布式發電對電網安全的沖擊并滿足為實時電力平衡提供服務平臺的要求。發電時并入供電電網,將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網并接,改變了傳統供電和發電相分離的狀態,電站須服從供電調度,讓發電送入電網。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網技術的使用,能夠滿足用戶用電的需求量,保證發電持續,電壓可靠,其具有自我管理與恢復的功能、兼容性較強,并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清潔能源的無縫并網技術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與技術保障,而其他相關技術在電能的運用中無法適應并網技術運行的環境。
4并網技術能夠有效實現節能降耗,降低傳輸成本,實時的促進電力市場建設,提高電力市場效率的同時,完善了電力設備及其技術。
二、簡析并網技術的設計思路及其發展現狀
2.1簡析并網技術的設計方案
并網技術的應用需要設計理念的指導,并網技術將市電和應急設備備用電源獨立供電方式,選用并網逆變器靈活并入內部配電網、逆功率保護裝置來確保不向外電網饋電,外電網斷電時,離網切換裝置和控制逆變一體機確保重要負載應急相供電。采用被動式與主動式兩種檢測方法。被動式檢測方法用以實時檢測電網電壓的幅值、頻率和相位,當電網失電,會在電網電壓的幅值、頻率和相位參數上,產生跳變信號來進行并網技術。將同步發電機并聯至電網的過程叫并列或者投入并聯,在并列過程中需要避免巨大沖擊電流的影響,避免發電機或電網受其損害或者受到干擾。無論是110kv的電網,還是35KV的電網,其并網技術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要求其有一致的相序,頻率接近、相位相同。傳統的并網技術要求電壓相同,若出現差額電壓會使開關閉合或者出現瞬態沖擊電流的現象。而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網技術在對電壓進行測量并調節的情況下,做到了對頻率的合理控制與管理。
2.2并網技術的發展現狀
電力系統在整個工業化與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并網技術的應用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現代化水平,降低了電力消耗的成本,清潔環保,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的協調發展。但是并網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該技術在實際的運用中還不成熟,需要在實際運用中做到全面、科學的考慮;同時,由于市場的開發程度不夠、市場主體混亂、監管力度不夠等,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電力用戶的切身利益。盡管城鄉電網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與改造,電力市場化運作環境也日益合理、開放,電力工業在此基礎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而并網技術因其獨特性而讓用戶一時難以接受,需要其在實踐中慢慢發揮其作用與效果。最后,該技術的應用還需要相關部門的配合,操作人員也要熟練地掌握好該技術,并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積累相應的經驗,彌補其存在的不足。
三、淺析并網技術在青海油田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并網技術只有運用到實際生產中才能發揮其作用與功能。目前,青海油田在35kV電網和110KV電網并網,在實際的生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一并網技術的成功應用,改變了原始的總負荷4萬多MW的負擔,改變了燃氣輪機發電的現狀,升高了電壓,將原來6KV的電壓升到了35kv,然后再將其與110KV電網進行并網使用,海油田油砂山110KV供電工程的順利并網,使青海油田逐步告別了柴電、煤電、天然氣發電的歷史,結束了油田孤網運行的現狀,步入了并網運行的新時代。
同時,由于青海油田生產開發規模的不斷擴大,用電負荷的逐年增加,要從根本解決日益突出的電力供需矛盾,提高油田生產運行的可靠性,青海油田就需要將并網技術運用到油田生產地區,以期確保工程的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施工、高效率監管,實現和滿足油田發展的需要。
并網技術的運用不僅能夠滿足青海地區用戶用電的需求量,而且還緩解了用電高峰期的用電矛盾,保證了發電量的穩定與持續,增加了電壓的可靠性。同時,其自我管理與恢復及兼容性的特點,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時,避免和減少了單個電網操作所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消耗與浪費,有利于節能環保,實現社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與統一,維持了正常的生產與生活,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在以后的生產建設與生活中能夠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該技術,推動生產力與經濟的發展。
110kV電網和35kV電網并網技術在緩解國際金融危機和能源危機的過程中,為未來的經濟和科技的發展,解決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高科技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問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大力推進電網并網技術成為了解決能源供應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將其推廣到高電壓與低電壓的結合形成的并網技術,利用其優勢互補來提高電能的利用率,為油田以其其他相關領域的生產建設提供指導了借鑒,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技術,使其不斷滿足生產力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關于建設35kV或110kv變電站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
[2]多功能并網逆變器及其在微電網中的應用.
[3]光伏發電并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