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對汽車手剎常見的手剎齒板與棘爪嚙合問題、手剎棘爪復位不良問題、手剎金屬推桿斷裂問題的引起原因及處理改進措施進行歸納總結后,結合自我多年實踐工作經驗,對汽車手剎的日常使用與維護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探討研究。
關鍵詞:汽車;手剎;日常使用;檢測維護
中圖分類號:U47 文獻標識碼:A
車主在汽車使用過程中往往非常重視行車制動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駐車制動系統(通常稱為手剎)的性能則比較容易忽視。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手剎的使用頻率非常高,而手剎也并非是“萬能保險”,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效能會隨使用次數的增加而不斷下降,也就是說在汽車使用過程中,手剎的安全可靠效能與行車制動系統同樣重要。
1汽車手剎常見問題引起原由及改進措施
1.1 手剎齒板與棘爪嚙合問題
1)故障現象。手剎由于齒板松脫與棘爪出現嚙合異常,致使部分手剎總成在售后出現駐車制動失效。
2)故障原因分析。通過一系列試驗說明影響齒板松脫與齒板與基座的連接強度(即壓脫力)有關,影響壓脫力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四個方面:
⑴基座與齒板配合處斷面質量(沖壓光亮帶大小),光亮帶決定基座和齒板接觸面積;⑵齒板與基座壓合時基座形成的凹坑產生的變形量(由凹坑形狀尺寸和深度決定),變形量決定了基座與齒板壓合面正壓力大小;⑶基座上增加前端壓合點有利于改善齒板在工作時的壓合面受力狀況。⑷齒板壓脫力試驗方法:正確的試驗方法是從基座光亮帶向撕裂帶方向施力,能有效識別基座撕裂帶對壓脫力的影響;
3)故障處理及改進措施。故障處理:在整車上如果僅僅是嚙合錯位,并不會影響手剎的駐車功能,但如果出現了齒板松動、脫落,則只能更換手剎;
改進措施:①基座斷面質量改進:改進基座與齒板壓合接觸面的沖裁斷面,增大光亮帶面積(基座為普通沖裁件,沖裁斷面分光亮帶和撕裂帶,而齒板為精沖件)。②基座凹坑質量改進:通過工藝驗證試驗,確定合適的壓合凹坑形狀,即長、寬及深度尺寸。③增加前端壓合點:加大齒板與基座的壓合面的接觸面積,改善壓合面的受力狀況; ④測試方法改進:正確的測試方法便于指導工藝驗證及今后的質量控制,需明確a.齒板壓脫力的施力方向(由基座的光亮帶方向想撕裂帶方向壓);b.規定施力點,通過專用的壓脫力測試輔具保證施力點的一致性,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1.2 手剎棘爪復位不良問題
1)故障現象。手剎總成出現棘爪卡死、不能復位現象。棘爪通過棘爪鉚釘鉚接在操縱臂\"U\"型槽內部,分析故障件發現在\"U\"槽內棘爪與操縱臂之間無間隙,實測間隙為0,用塞尺測棘爪鉚釘大端與操縱臂外部間隙為0.2mm,即棘爪被卡死在操縱臂\"U\"槽內不能轉動。
2)故障原因分析。棘爪通過棘爪鉚釘裝配到操縱臂孔中,當操縱臂U槽壁上的兩個棘爪鉚釘裝配孔同軸度不合格時,棘爪鉚釘端面與操縱臂貼合不好,有間隙。手剎總成在運行時,在制動力的作用下,棘爪鉚釘發生旋轉,擠壓操縱臂\"U\"槽開口,慢慢將操縱臂與棘爪內部間隙轉到外部,當操縱臂與棘爪處無間隙時,棘爪被卡死在操縱臂內,不能復位。
3)故障處理及改進措施。故障處理:對于整車使用來說,棘爪不能復位,可用外力將棘爪推回到與齒板嚙合的狀態,此操作只能作為臨時對策,最終的故障處理方案仍是更換手剎;
改進措施:
①確保操縱臂棘爪鉚釘裝配孔的同軸度;②在裝配鉚接棘爪鉚釘時需要給棘爪與操縱臂之間預留足夠的間隙;
1.3手剎推桿斷裂問題
1)故障現象。手剎總成金屬推桿彎鉤斷裂導致推桿總成從手柄中脫出,總成功能失效。
2)故障原因分析。根據金屬推桿總成故障再現試驗及材料試驗結果,故障原因為:材料在彎曲時,外圓弧由于拉伸而產生表面硬化,在沖壓拍扁工序材料急劇變形,由于材料內部組織存在不一致性,彎曲時少部分零件彎曲外表面超出材料本身的屈服極限,彎曲后產生裂紋。
3)故障處理及改進措施
故障處理:更換手剎;
改進措施:①推桿原材料在精拉絲前做退火處理,提高材料的成形性能;②供應商拍扁沖壓工序增加100%檢查彎鉤處有無裂紋并做檢查點記;
2 手剎的日常使用與維護技術要點
2.1 合理確定手剎手柄的工作位置。按照相關規定及實踐應用經驗可知,當手柄提拉到整個行程約70%的位置時,手剎制動系統應該處于正常的剎車位置,其效能發揮才會較為優越。因此,在手剎日常使用與維護過程中,應該先找出手剎的70%工況點,即可以通過計算棘輪的響聲來合理確定最優工況位置,確保手剎日常使用具有較好效能。
2.2 手剎機構效能的日常檢查。將汽車開到坡度較大、路面狀況較為良好的坡面上,踩住行車制動踏板,將汽車掛到空擋(對于自動變速汽車而言應掛到N檔),將手剎拉到已確定好的70%工況點,然后慢慢松開行車制動踏板,如果汽車沒有滑動,可以說明汽車手剎結構效能較為良好。有時,在松開行制動踏板后,汽車會出現一定的滑動才能停駐,這是由于制動器內部存在一定間隙原因,只要滑動距離很小,也可以認為手剎機構效能較為優越。注意要在上坡和下坡分別對手剎效能進行檢測復核,以確保手剎具有較好的駐車效能。
2.3 手剎靈敏度的檢測。除了手剎效能應認真檢測外,還需要對手剎靈敏度進行檢測分析,這對于上坡起步來說非常重要。在沒有坡度、路面狀況較好的路面上緩緩拉起手剎手柄,通過手來感覺手柄操控的靈敏度和接合點。由于在行車過程中拉動手剎機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手剎效能產生磨損破壞影響,因此,手剎靈敏度檢測次數不宜太多。如果檢測過程中發現手剎制定效能或靈敏度不夠理想時,可以采取調節手剎制動鋼索方式來調整手剎效能和靈敏度。如果自我調整依然不能達到較為良好的效能時,應將汽車交由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綜合測試分析處理。
2.4 帶手剎行駛。在很多新手和女司機,由于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容易出現帶手剎行駛,在大力踩油門過程中,不僅會對車主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同時也非常容易毀車。當出現過帶手剎行車后,應立即對汽車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的效能進行檢測,待確認所有性能均較為優越后,方能進行駕駛。
2.5 高速行駛不能盲目采用手剎。很多車主認為行車制動和手剎駐車制動功能特性相同,在出現行車制動失靈時,盲目拉動手剎進行減速制動,這樣很容易引起后輪抱死,駐車制動拉線被拉斷,將會引起汽車發生側滑、翻車等嚴重危害。正常操作是掌穩方向盤,合理逐步降檔進行減速,待車速很低時才緩慢拉動手剎將實現汽車的剎停。
結語
手剎是汽車駐車制動系統中的核心設備,其效能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安全。車主在手剎日常使用過程中,要定期或不定期對手剎效能進行綜合檢測,確保汽車具有較高的安全水平,為行車安全提高重要保障基礎。
參考文獻
[1] 邵長宣.忘松手剎險釀禍[J].道路交通管理,2010,(08):66.
[2] 趙娟.手剎操縱機構大總成失效與溜車現象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下半月,2010,(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