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作者介紹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問題分析、論述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特點
(一)計劃投資成本和工期使得施工質量嚴重受限
工程項目在中標后由于受到投資成本和計劃工期的制約,施工單位不得不出現一些如偷工減料和趕工期等情況,這些都與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相悖。因此,在考慮到施工單位自身的施工情況時,必須要理順施工質量、投資成本和計劃工期之間對立與統一的關系。
(二)施工質量存在隱蔽性
工程項目通過招投標承包給具有相關資質的施工單位完成施工成本和工期的目標。而工程的施工過程的質量通常具有隱蔽性而無法進行其內在質量的檢查,不能夠像工業加工產品可以用拆卸或解體等方式進行質量檢查。如若能夠發現質量問題,也不能通過像工業產品那樣更換零構件加以\"包換\",只有返工整治,在經濟和效益上都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得不償失。
(三)施工質量的評定辦法具有一定特殊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評定辦法一般是按照分項分部工程依次進行的。通常,工程的隱蔽部位要在其隱蔽作業之前完成檢查驗收,其中有涉及到建筑結構使用安全的關鍵部位要嚴格做好抽樣檢測工作。
二、房屋建筑施工質量存在的常見問題及控制辦法
我國城市建設的投資環境逐步得以優化,居民的居住水平不斷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質量已呈穩步上升的趨勢,但是一些在建工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施工質量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嚴重危害到建筑結構和使用安全功能,如下為常見施工質量問題及相應的控制辦法。
(一)基礎工程
根據以往大量的工程實踐表明,房屋建筑基礎工程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包括樁基偏位和離析等。在實際的基礎工程施工當中,必需要保證基礎定位不能超出規定的偏差范圍,在施工準備階段的場地平整過程中測量定位要按各級施工圖紙進行放樣,并經過嚴格的復測校核無誤之后方可進入到基礎的其他施工工序。另外,基礎施工還需在施工擬建場地周圍或場地內不易發生樁位偏移的地方根據施工條件制作一定數量的控制樁,以確保質量。基礎施工離析現象主要發生在樁孔的底部或樁身的腰部,離析問題極容易導致樁基礎整體承載能力的下降,關系到上部建筑結構的整體使用安全。通常,我們在遇到這種樁基礎施工問題時,普遍采取的防治措施有:注漿導管端部與樁孔底部的距離控制在0.3~0.5米的范圍之內,不宜過大或過小,注漿導管孔徑應以實際樁孔大小作為選擇導管的依據;注漿成樁過程實施之前要認真檢查注漿導管的密封性,不合格者不予使用;在正式施工過程中兩端注漿導管的連接端口要涂抹黃油,注漿過程也要即時檢查導管的密封情況同時檢查混合料的質量,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注漿,分析并解決問題,方可繼續進行。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拆除模板發現混凝土構件常常會出現一些如鼓凸、翹曲或蜂窩麻面等問題,不僅僅影響構件的美觀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整體結構的使用性能。鑒于此,在進行工程模板及支撐系統設計時,既要考慮到建筑結構自重又要考慮模板的自重、施工荷載以及注漿過程對結構產生的側向壓力,然后通過優化對比進行最為合理、最為安全的荷載組合設計。模板工程的支撐系統,若現場條件為泥土地基,則要嚴謹認真地做好地基夯實工作,并根據需要鋪設足夠數量的墊木或型鋼加強支撐系統的地基強度。另外,在模板拆除之后,鋼筋混凝土構件還常出現露筋的問題,如構造筋和箍筋裸露在構件表面極容易在外部環境各種侵蝕介質的作用下產生銹蝕破壞,給鋼筋混凝土構件乃至建筑整體結構造成極大的強度損失,因此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做好預防處理措施。應檢查鋼筋混凝土構件,綁扎鋼筋骨架是否與施工圖紙上的鋼筋布置內容相符,補齊遺漏的鋼筋。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漏漿的問題則容易導致混凝土構件表面呈現蜂窩麻面或孔洞,為了防止此類問題的發生,我們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混凝土構件及模板的類型選用合理的模板及支撐系統,木支撐系統的柱規格不宜設計太小,加以拔楔裝置調整模板支撐系統的標高并固定?;炷翗嫾砻娉霈F蜂窩麻面的問題處理辦法則相對簡單,可在出現麻面的表面充分澆水潤濕,然后采用原配合比砂漿抹平壓光,確保抹層顏色與構件混凝土顏色一致,修補完之后應及時用草簾或草席進行覆蓋保濕養護。而蜂窩情況則需要將問題部位進行重新返工處理,后續工作與麻面處理相似。
(三)砌體工程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問題主要是針對出現裂縫的情況。經驗總結,砌體結構的強度不足、建筑結構的不均勻沉降、結構內不同構件的變形不協調以及干縮變形等因素是造成砌體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而關于砌體工程施工裂縫的防治,我們應首先考慮在設計方面減少屋面溫度的影響和變形,從結構設計上增強砌體結構的抗裂能力,并規定在施工中必須設置適宜的伸縮縫。其次在施工方面則需要強調保證施工砂漿的飽滿度和強度,對于梁板柱之間的接縫要求做好預留及二次裝修的基礎性工作。砌體結構由于溫度差引起的裂縫則需要根據建筑結構的實際情況做好保溫防凍措施,以控制晝夜溫差變化在一定可允許的范圍之內。通過設置適宜的伸縮縫并預留施工后澆帶以降低出現裂縫的可能性。另外,混凝土澆筑施工也要采用分段施工的辦法。
砌體結構在設計承載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導致砌體結構在大荷載的作用下出現如壓碎、斷裂和崩塌等質量事故,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性能是致命的損害。因此,在出現這樣問題時應對裂縫的長度及寬度進行實時監測,并及時根據裂縫的數量狀況采取急救措施。通常,裂縫寬度不大,數量不多可采取灌漿加固的辦法,而寬度較大但數量較少時則應在裂縫相接的灰縫中采用等強度的砂漿和細鋼筋進行填縫處理,亦可通過塊體嵌補法在縫隙的兩端及中部利用鋼筋混凝土楔子加固。裂縫出現比較多的情況則通過局部鋼筋網外抹水泥砂漿的辦法予以加固處理。
(四)腳手架及模板工程
腳手架及模板工程出現安全事故的頻率極高,一方面是人為的管理疏忽所致,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設計結構不合理的原因。腳手架及模板工程在整個房屋建筑施工過程中作用極其重要,其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工程的質量、進度及成本問題,并且對企業的聲譽和發展能夠產生重大影響。鑒于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必需要保證現場施工的管理力度,施工準備階段就應做好腳手架及模板工程的結構設計工作,并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選用合理的結構材料,同時在完成腳手架及模板工程的搭設工作后應嚴格遵循腳手架及模板工程的質量檢查程序,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問題萬無一失。
(五)屋面防水工程
屋面防水工程屬于房屋建筑的頂部工程,施工過程受外界氣候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同時還與結構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及主體結構的變位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可以說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與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壽命以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
在對房屋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設計時,必須要充分掌握工程的結構與使用特點,尤其是要認識到工業建筑與民用建筑等一系列不同地域、不同氣候條件下結構設計的不同之處。現場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對現有防水材料的品種和性能指標做到深入了解和掌握,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施工圖紙合理辨別和選用防水材料。由于屋面防水層結構要經受外部環境如高溫、凍結、雨雪和侵蝕介質等考驗,對施工工序質量和后期管理維護要加強管理,通過對屋面防水層及其節點部位進行不定期的質量檢查,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結語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工作是一項事無巨細的活動。百年大計,質量為本。優質的房屋建筑工程是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最好保障,而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過程則是通過以規范、規程作為基本標準,通過嚴格操作和科學化管理實現工程從施工質量、施工進度以及計劃成本的\"三大\"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寶俊.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 2011(12).
[2]谷建華.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