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不僅為人類提供生存發展所必須的物質,而且還為各種動物以及植物的生長提供所必須的能量。當今時代,人口數量龐大,水資源也變得相對比較稀缺,尤其是在一些氣候惡劣的地區,最起碼的生活飲水都得不到保障。筆者基于目前的這種背景環境,重點的分析怎樣實現水的長遠利用,真正的貫徹落實國家的可持續的方針政策,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為我們的生存發展提供充足的水源,促進經濟以及人們生活的長遠發展前進。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中圖分類號:F323.213 文獻標識碼:A
水在人類以及動植物界發揮的作用是其他的任何能量都無法比擬和代替的。它是任何生命延續所必須的物質,還是一種對環境有關鍵性意義的物質。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目前正處于經濟的發展階段,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其中水源的緊缺就是一大關鍵的制約點,目前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非常匱乏,尤其是在一些西部偏遠地區連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難以得到保障。針對這種情況,國家頒布了一系列嚴密的管理條例,目的是為了有效地解決目前的這種局限問題,帶動社會的長遠發展。
1 水資源的現狀分析
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非常多,而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就面臨嚴重的人均數量少的局限,而且它在地區和地區之間分布非常不均衡,東南部沿海發達地區水量非常充足,而偏遠的西北部內陸地區卻面臨嚴重的緊缺形勢,甚至一些地區連最起碼的生活飲水的標準都達不到,嚴重制約了當地人的生活以及經濟的前進。而且這種狀況將會在未來很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出現。在一些資源量豐富的地區,對其利用不合理,存在比較嚴重的浪費現象。而且個別地區因為過量的對其進行使用,出現了許多嚴重的問題,比如影響河流的暢通,導致河湖面積縮小等一系列的問題。而且由于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排放的大量廢棄品,使得水源受到非常大的污染,這種狀況的發生,不僅導致原本稀缺的資源日益減少,最重要的是危害到人類的生存,引用了有毒的水之后身體出現各種問題。通過上面的敘述我們發現當前形勢下,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是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
2 稀缺現象的具體體現以及原因分析
2.1 面臨非常惡劣的污染問題
由于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大量的排放生活以及生產廢棄物等,導致其受到非常惡劣的污染。現在,這種污染正在逐步的加劇,已經由小規模的發展為整個的,從表面發展到土層之下,從河流的上方發展到下部等等的惡劣局面。其中的污染物質種類也是多種多樣,有工業生產排放的金屬物質,還有農業活動中的殘留藥液等,而且我們生活排放的一些污水也涵蓋在其中。
2.2 山區的儲存量變低,出現大面積的減少
通過最新的數據研發我們發現,最近的一段時間,我國的北部地區在總量上顯著的降低,這種問題最顯著的體現是在黃河以及北部的幾大河流之中。原本儲量豐富的山區地區最近幾年總量不斷的變低,嚴重的制約了其攻擊地區的發展。當前由于水源不足,我們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發展已經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2.3 河道發揮不出原有的功效
我們國家的人口總數非常龐大,而且在急劇的上升,為了滿足生產大規模的對其進行開發利用,在此過程中就會出現植被損害問題,因而就會帶來比較惡劣的水土流失現象的發生,這種問題的最終結果是使得原、本運行正常的河流的河床被提高,導致無法的運作。除此之外,我們國家的廣大西北部由于天氣問題,在冬季的時候河流會發生凍結現象。
2.4 過量的使用地下水,導致局部地區狀況不容樂觀
地下水總量的降低產生的危害將是非常惡劣的。接下來具體講述。由于水位的急劇降低,導致出現漏斗現象。對我們的各類建筑體造成非常不利的負面作用,嚴重的出現坍塌等問題,危及到人們的正常生活。還會導致泉水儲量降低,而它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的一些古跡名勝的游覽價值,導致經濟利潤受到不利影響。最直接的一個體現是嚴重的阻礙了地表各種植物的生長。由于總量降低,各個河湖的總量也減少,有些嚴重的甚至面臨枯竭的局面。
3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首先,是面向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需求。是對過去水資源管理工作系統總結、深入思考和有效繼承基礎上的一次重大革新。為加快推進各地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利部有關司局按照先行示范、典型引路、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選擇山東、河北、江蘇、浙江、北京、天津、上海7 個省、直轄市,率先開展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7 省市政府高度重視,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解決本地區水資源問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各地在先行先試中勇于創新實踐,取得初步成效。
其次,事關水利發展大局,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事關人民群眾和子孫后代的福祉。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資金安排、干部配備上切實體現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著力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統籌協調、組織有序、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機制。要完善資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特別是對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各項基礎工作經費要優先保證。
4 針對問題開展的應對方式
目前,從各地的實踐看,推進這項制度的實行,還需要做更加扎實細致的工作。
首先, 首先要解決認識問題。這是推進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前提。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認識到位,才能付諸行動。各地要切實認識到推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地區,要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
其次,要扎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建立以用水總量為核心的一整套控制指標體系,是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基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需要建立一系列指標體系,如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指標,即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控制紅線指標,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和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指標,即江河湖泊水功能區達標率等。這些指標的確定,都需要扎實的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作支撐。
結語
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是水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的重要抓手,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對國家未來和子孫后代負責的態度,以改革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扎實工作,全力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行,努力開創水資源管理工作新局面,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
參考文獻
[1]宋松柏,蔡煥杰.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綜合評價方法[J].水科學進展,2008(02).
[2]宋松柏,蔡煥杰,徐良芳.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研究[J].水科學進展,2009(05).
[3]劉恒,耿雷華,陳曉燕.區域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J].水科學進展,2010(03).
[4]鄭宇,馮德顯.城市化進程中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