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痛分娩已經漸漸流行起來,提及無痛分娩,很多孕媽咪會問,這樣一種分娩方式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痛呢?無痛分娩過程和普通分娩過程有什么不同呢?會不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呢?如果決定無痛分娩,孕媽咪需要做些什么呢?
無痛并非絕對
大家常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就是醫生采用適當方法將分娩疼痛降至最低甚至消失。但絕對的零疼痛有時難以實現,因為,醫生在采取鎮痛方法時通常采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椎管內注射麻醉藥鎮痛法,另一種是吸入笑氣來達到止痛的方法。而椎管內注射藥物鎮痛的防法是目前國內、外采用最多的分娩止痛法,如果提到分娩鎮痛,大家都會約定俗成地認為是前者。對于孕媽咪來說,讓整個分娩過程一點也不痛有時是很難做到的,因為每個產婦對疼痛的感受、對麻醉藥物的敏感性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無痛分娩從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減痛過程而并非真正無痛,同時殘留少許疼痛感會幫助產婦配合宮縮用力,有效地向下助推胎兒,縮短分娩過程。
無痛分娩有利也有弊
無痛自然是每個孕媽咪都希望的,然而無痛分娩并非適合每位孕媽咪,有麻醉禁忌癥的孕媽咪就不可以采用這個方法。如果患有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有傷口存在,那么就絕對不可以使用這種方法了。另外,對于妊娠合并心臟病、嚴重高血壓、對麻藥過敏、腰部有外傷史的準媽媽則應向醫生咨詢,由醫生來決定是否可以進行無痛分娩。使用無痛分娩后產程會稍微延長一些,主要表現在第二產程。
那么無痛分娩又是如何進行的呢?一起來看下面。
醫學上把分娩過程人為地劃分為三個過程,第一產程是指從規律宮縮至宮口開全的過程,又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第二產程是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第三產程指胎兒娩出后到胎盤娩出。整個產程中只有活躍期的痛感最為劇烈,而無痛分娩的作用也是在活躍期才開始發揮出來。即麻醉師在孕媽咪脊柱腰部的位置經骨質間隙插入注射針至一定的深度,經由針頭把一條非常纖細柔軟的導管置入孕媽咪的硬膜外腔,然后向硬膜外腔注射麻醉藥,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0分鐘左右,接著采用持續性滴注的方式控制產痛,至分娩過程結束,分娩過程結束再移除導管。
當然,希望每位孕媽咪的分娩過程能夠順利是大家都希望的結果,然而無痛分娩有時也存在副作用。比如出現暫時性的發抖、低血壓、嘔吐現象,而頭痛、腰酸背痛、感染、抽筋、藥物過敏或止痛不全的情況則較少發生。
正常情況下無痛分娩對寶寶無不良影響
醫院在對孕媽咪實施無痛分娩時,是以母子健康為前提的,也會視為最高準則。因此,在采取這一分娩法之前,醫生就會對孕媽咪可能出現的情況給出科學的預測,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無痛分娩常見的不良反應表現為對產程以及對胎盤血供的影響,而低血壓是影響胎盤血流的主要因素。為預防低血壓現象發生,在實施麻醉前通常護士會給予產婦一些液體,增加血管的張力,在藥物濃度降低至常規濃度以下時,這種影響并不明顯。無痛分娩的藥物濃度遠低于剖宮產的麻醉劑量,無痛分娩注射的藥物經由胎盤吸收的藥物量微乎其微,對胎寶寶并無不良影響,亦不會影響寶寶的大腦健康。
也許有的孕媽咪會問,注射了麻醉藥之后,是不是自己對分娩過程會失去感覺呢?其實不會的。整個產程中孕媽咪都是處在清醒中,只是在第一產程的潛伏期痛苦比較輕不需要麻藥的幫助,到了活躍期疼痛最明顯時麻醉鎮痛開始使用并會持續數小時,直到生產結束,目的是為了讓孕媽咪在產程最痛苦的時候有麻醉藥物幫助,既減輕了痛苦,又可以借麻藥的作用進行短暫的休息,以便最后有足夠的力氣娩出寶寶。而麻醉藥的劑量該用多少,醫生會隨時根據孕媽咪對疼痛的感受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