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孕媽咪在分娩前聽到“會陰切開”這個詞就會感到背后一涼。真的很恐怖嗎?是否很痛呢?不要只是想象并感到害怕,為了即將來臨的生產也要向前看,在這里學習一下關于會陰切開的正確知識吧。
會陰需切開的三種情況
說起會陰,到底是什么?就是寶寶出來的陰道出口開始到肛門之間的部分,以及表面的皮膚和深部的肌肉組織。陰道口到肛門的長度一般在3~4cm左右,但多多少少會有些個人差別。而且,分娩的時候,這個地方會被寶寶的頭部壓迫撐大,慢慢地延伸。據調查,并非每個孕媽咪分娩時都需要切開會陰,但比率仍占到七成,也有的媽媽屬于緊急生產,不知道自己是否做過會陰切開,不清楚是自然裂傷還是會陰切開。那么,為什么要切開呢?不切會怎樣?
第一種 為了快點將寶寶引出體外
遵從寶寶向下出生的規律,作為產道出口的會陰部的表面皮膚和深部的肌肉組織都慢慢伸展變薄。但是,有時也會發生還沒有完全伸展開的時候,寶寶的頭部就堵塞在會陰部的情況。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寶寶怎么也出不來,因而在產道內承受長時間壓迫,有時還會發生寶寶心率下降的情況。這種緊急情況下,就需要切開會陰,將寶寶盡快取出來。
第二種 避免對媽媽的身體產生負擔
生產開始后若經過很長時間,媽媽的體力幾乎用盡,這個時候如果會陰沒有完全伸展開,就算是生產前同主治醫生商量過決定盡量等待伸展,但由于有些媽媽存在高血壓、心臟病等情況,也會發生需要進行會陰切開的情況。
第三種 為了避免嚴重的裂傷
會陰的伸展效果不好,或者在會陰完全伸展之前寶寶就出來的情況下,就會引起會陰部嚴重的裂傷。即使會陰部會隨著寶寶的頭部慢慢地壓迫而慢慢地容易伸展,但也有皮膚和肌肉原本就不容易伸展的體質,也有會陰部比較厚而不容易伸展的體質;還有,寶寶的頭部和肩部比較大的時候,也不容易通過會陰部。另一種情況是臀位生產時,最大的頭部最后通過時,到這時為止會陰沒有完全伸展,因而發生嚴重裂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會陰裂傷的分類
第Ⅰ度裂傷
屬于最輕度的傷害,只限于會陰皮膚以及陰道粘膜的裂傷
第Ⅱ度裂傷
不只是會陰的皮膚,還伴有肌肉的裂傷,但是肛門外括約肌沒有受到損傷。
第Ⅲ度裂傷
肛門外括約肌、陰道、直腸中隔的一部分受到斷裂的傷害。
第Ⅳ度裂傷
肛門粘膜,并且波及直腸粘膜的裂傷
會陰裂傷根據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上述的四種類型。程度比較低的話,就只是皮膚和陰道的粘膜的裂傷而已,但是如果嚴重的時候肛門外括約肌被損傷,甚至肛門內部都會裂傷。裂傷嚴重的話,縫合都很困難,傷口的治療也會很慢。大多數的場合,裂傷的程度都在第Ⅰ~Ⅱ度,到達第Ⅲ度、第Ⅳ度裂傷的情況不是那么多。話雖如此,也會出現生產急速地進行,早期階段開始用力的時候,寶寶就會生了出來,這時裂傷程度就有可能會變得很嚴重。
由于會陰切開產生的傷口大概在第Ⅱ度左右。最近,多數的醫院不認為會陰切開是必然的處置手段,只在必要的時候進行,一邊觀察分娩時候的樣子,一邊預測自然裂傷和會陰切開的傷口哪個比較大,在考慮到傷痛的平衡后進行幫助。
更多細節
正中側切開
進行會陰切開的時機,根據會陰切開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寶寶和媽媽的狀態惡化的時候,在做出必須盡早取出寶寶的判斷時進行。另外,因為會陰的伸展不好進行的時候,忽隱忽現的寶寶頭部不再隱藏在陰道口的“撥露”狀態的時候,判斷進行是否需要切開。到這個時候就可以知道,是有可能順利伸展,還是不會伸展從而造成大面積自然裂傷。在進行會陰切開之前,進行局部麻醉注射,剪開2~3cm。陰道口向肛門切開的“正中切開”的痛苦會少一點,傷口也更容易治好,但是由于傷口一旦進一步裂傷就有向肛門和直腸裂開的可能性,所以大多數的情況選擇“正中側切開”的情況較少。
調查 新手媽媽有過會陰切開疼痛嗎?
縫合是怎么進行的呢?
寶寶出生之后,子宮再次進行收縮,胎盤由子宮壁脫落排出體外。在確認胎盤和胎膜等沒有殘留在子宮內,產道有沒有大的傷害之后,就進行會陰切開的縫合。縫合之前由于在切開時已經進行了局部麻醉,因此不用再打麻醉。
傷口的痛感會持續多久?
很多會陰切開的媽媽,產后一周至十天左右止疼痛就會明顯很輕了。但也有個別媽媽疼痛的感覺會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