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來源:東晉道教學者葛洪,在茅山腳下煉丹時發現的一種根,此根治好了當地老百姓一場瘟疫,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葛洪,于是把此根命名為“葛”,于是就有了“葛根”一詞。
【性味】 性涼,味甘、辛。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
葛根有發汗、退熱作用,與柴胡等配伍可用于表熱癥;與麻黃、桂枝、芍藥同用治風寒表癥。葛根有透發麻疹作用,因其兼有生津、止瀉功能,所以麻疹發熱口渴,或伴有腹瀉等癥,常與升麻等配合應用。本品又能生津止渴,對熱病口渴,或消渴等癥,可配麥冬同用。葛根還用于治療脾虛泄瀉、發熱口渴,頭頸痛強,麻疹透發不暢,解酒毒,胸痹心痛等病癥。
葛根的營養價值
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早在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就有“葛根湯”這一著名方劑,至今仍是重要的解表方。 《本草正義》謂葛根“最能開發脾胃清陽之氣”。
野葛根作為名貴中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悠久的歷史。是歷代清熱解毒、通脈醒酒、呵肝護腎的要藥。這些在《神農本草經》、《濟生方》、《本草綱目》和《中國藥典》等幾十部文獻資料中,都有明確的記載。
現代醫藥學研究表明:野葛根含有豐富的葛根素、荀根素本糖甙、大豆異黃酮、大豆甙元、氨斟酸、微量元素、三萜類物質堿等對人體有益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滋補營養、養顏護膚、延緩衰老、改善骨質疏松、調節雌激素水平、清除體內垃圾,以及改善循環、降脂減肥、調節血壓等多種保健功能,對呵護女性青春,更顯得尤為重要。
食材制作
1.桂花葛粉羹
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涼開水適量調葛粉,再用沸水沖化葛粉,使之成晶瑩透明狀,加入桂花糖調拌均勻即成。此羹甘甜潤口,氣味芬芳。此羹具有遲熱生津,解肌發表的功效,適用于發熱、口渴、心煩、口舌潰瘍等病癥。
2.葛根粉粥
葛粉200克,粟米300克。用清水浸粟米一晚,第二天濺出,與葛粉同拌均勻,按常法煮粥,粥成后酌加調味品。此粥軟滑適口,清香沁脾,具有營養機體,時舉陽氣的功效,適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病癥。高血壓,糖尿病,腹瀉,痢疾患者宜常食之。
3.葛粉飯
葛粉200克,梁粟米飯500克。先用滾開水將飯淋濕,加入葛粉拌勻,放入豆鼓汁水適量,在旺火上煮熟。適當拌以調味品即可食。此飯具有清心醒脾,促進智力的作用。適用于狂躁癥,精神恍惚,言語失常,記憶衰退等病癥。
4.葛粉
豬胰湯葛粉50克,豬胰半具。將豬胰洗凈切薄片,煎水,待豬胰熟后,加入葛粉調勻,酌加五味調料,即可食用。此湯鮮香適口,具有生津止渴,降糖的功效,適用于治療,消渴,多尿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