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陽氣由升浮逐漸趨于沉降,生理功能趨于平靜,陽氣逐漸衰退,氣候也漸涼,是老年人易發病的時節。老年人秋季養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
據專家介紹,老年人應遵循秋季的變化規律,科學調整飲食,既要補充夏季的消耗,又要避免胃腸負荷過重,并要為過冬做好準備。
據記者了解,秋季最適宜的飲食有玉米、豬肉、鴨肉、胡蘿卜、百合、白木耳、杏、桃、香蕉、葡萄、枇杷等。老年人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來選擇藥茶、藥膳、藥浴及中藥穴位貼敷以祛風通絡,養陰潤肺。
睡眠
深秋、晚秋,以涼、寒為主。因此,老年人在睡眠、居住、衣著等起居的各個方面,都要提高警惕。講到養生保健,專家特別提到老年人的睡眠: 秋天的最佳入睡時間為子時(23:00-1:00),起床時間為早晨5:00-6:00,中午最好能休息—個小時。
運動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人體的生理活動會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秋天則處于‘收養’階段,陰精陽氣都處在內養收斂的狀態。因此適當的運動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是十分有益的。
秋季運動,老年人需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可以適當地參加—些體育活動,如慢跑、散步、打拳、跳舞、做操、球類運動等。”
防護
秋季早晚溫差大,氣候干燥,除了飲食、睡眠、運動方面注意外,老年人還應該警惕秋季易發病,預防受涼感冒和秋燥。早晨氣溫低,有晨練習慣的老人應多穿些衣服進行戶外運動。鍛煉出汗后也不宜直接脫下衣服,“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外逗留,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