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在夏末入秋或秋末入冬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感冒和一些“老毛病”就會特別容易復發。因此,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以下四種疾病的預防。
當心腹瀉導致胃病復發
立秋過后,又是冰箱病的高發季節。不少人因為直接食用從冰箱里取出的飲料和食物,頻頻引發胃腸炎等急性病。
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病毒污染所致,與一般飲食不潔引起的腸炎不同。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腹瀉。由于氣候轉涼,人們的食欲隨之旺盛,使胃腸功能的負擔加重,也會導致胃病的復發。
專家建議: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后著涼,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虛而入。此類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應當進行體育鍛煉,改善胃腸道的血液循環,減少發病機會,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時定量,戒煙禁酒,以增強胃腸的適應力。秋后也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切忌暴飲暴食,過甜、過油膩的食品會引發急性腸胃炎、膽囊炎、胰腺炎等病。
貼心提示:“早飯一碗粥、晚飯一碗湯。”同時,大魚大肉等容易生火的食物盡量少吃,飲食結構要以清淡為主。在吃海鮮和燒烤時,一定要注意新鮮度。
加強鍛煉抵抗呼吸疾病
由于秋季氣候多變,往往讓人不易適應,病毒乘虛而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夏秋季節北方氣溫溫差開始增大,對于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來說,因為他們本身防御功能較差,容易受氣候季節溫差的影響,從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過敏也容易引起支氣管哮喘。這個季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較多,因為溫差大,早晚比較冷,所以容易著涼,誘發氣道、氣管的毛病,咳嗽、氣喘隨之加重。
專家建議:
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此外,老年人還可以在夏秋季用涼水洗臉,循序漸進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風濕病等慢性病發病。同時早晚冷的時候也要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受涼。在飲食上,忌食油膩的東西,老年人要盡量戒煙,因為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
貼心提示:保持愉快的心情,平時多笑笑,不僅能使肺活量增大,還能消除疲勞,驅除抑郁,解除胸悶,恢復體力。
初秋貪涼感冒上身
初秋時節,各地的氣溫日差都很大,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誘因。平時,我們的鼻腔、口腔黏膜周圍,都附著許多各種各樣的細菌,當我們著涼時,身體的抵抗力大大下降,病菌病毒便乘機長驅直入,侵犯人的身體,從而導致感冒等疾病。
專家建議:當發生感冒時,既不必驚慌,也不可不當回事。應多休息、多飲白開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癥狀嚴重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以改善癥狀,減輕痛苦。切不可濫用抗生素,只有當感冒并發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時,才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加用抗生素。
貼心提示:預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時,一定要蓋上毛巾被之類的被褥抵御夜涼侵襲。另外,在感冒流行季節,房間的空氣要流通,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