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敝袊木莆幕秘撌⒚5牵瑢τ诖蟛糠治魉巵碚f,服藥前后千萬別喝酒,就是含酒精度數低的啤酒、果料酒和滋補的藥酒,也不能飲用。酒精與西藥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冤家”,兩者狹路相逢的話,會惹出不少“事端”。
酒精+安定:昏迷甚至死亡
“30年前睡不醒,30年后睡不著?!睋y計,我國失眠癥患者高達數千萬,尤其是許多中年上班族和老人更是為失眠所苦,有長期服用安眠藥助眠的習慣。但是,失眠癥患者在飲酒后服用安定、水合氯醛等鎮靜安眠藥物的話,是非常危險的。由于酒精和安眠藥都可以產生強烈的大腦神經抑制作用,病人因此容易昏迷不醒或者中毒死亡。據說,喜劇大師卓別林就死于酒后服用安眠藥。
酒精+降糖藥:低血糖性休克
糖尿病人在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期間,空腹飲酒的話,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值得警惕的是,這種低血糖癥狀表現為心慌、出汗、疲乏無力,甚至煩躁、意識混亂、多語,常常被醉酒反應掩蓋,不易與醉酒區別,以致即使發生了嚴重而持久的低血糖,而患者往往渾然不覺,最終發生低血糖性休克。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腦組織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引起死亡。
酒精+阿司匹林:胃腸道出血
在我國,許多心臟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比如阿司匹林或者消炎痛。這類藥物對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引起胃腸道出血,如果服藥時還喝酒的話,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如虎添翼”,可能發生消化道大出血。而平時還患有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的人,尤其容易發生這種嚴重的并發癥。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平素健康的人喝酒后會產生嚴重的頭痛,如果還自作主張服用止痛藥,同樣容易誘發胃腸道出血。
酒精+降壓藥:嚴重低血壓
有些高血壓患者有這樣的體會:喝酒之后,次晨測量血壓的話,發現血壓控制得特別“好”,之后又會出現血壓“反跳”,明顯高出平時的血壓水平。原來,酒精能夠擴張血管,從而增強藥物的降壓作用,因此,飲酒后吃降壓藥的話,很容易出現低血壓反應,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猝死。腎炎、嚴重高血壓、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病人尤其容易發生這樣的危象和意外。而且,血壓突然降低,很容易導致血壓波動幅度過大,出現“反跳現象”,不利于平穩控制病情。
酒精+抗生素:嚴重酒精中毒
服用抗生素還飲酒的話,無異于自釀苦果。新華社曾報道過這樣一個鮮活的病例:春節前,廣西北海的戴某患了感冒,服了幾天感冒藥和“先鋒6號”,年夜飯前,他怕打噴嚏影響大家情緒,又吃了兩?!跋蠕h6號”,然后端起酒杯暢飲,不到二兩白酒下肚,他即刻感到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家人急忙將其送往醫院搶救。原來“先鋒6號”為頭孢類抗生素,這類藥物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即使少量的酒精和這類藥物混合,也可能導致中毒,產生惡心、嘔吐、腹部疼痛、頭痛甚至呼吸困難等癥狀。
此外,精神病患者服用氯丙嗪、奮乃靜等藥物后,如果還大量飲酒的話,可急劇加重原有的病情或者產生嚴重的腦部缺血,甚至會突然死亡。
“酒精是西藥毒性的催化劑。”對于身體狀況較差、正處于服藥階段的患者來說,無論是在什么情況下,都不宜飲酒。否則,這將是一杯自釀的“苦酒” 。
葛花解酒
葛花中的皂角苷,異黃酮類具有氧化還原作用,加速酒精氧化,可使乙醇失去毒性,收縮和保護胃腸黏膜,減緩酒精的吸收,阻礙酒精快速大量地進入血液循環。酒前服用,可提前在肝、胃形成保護膜,起到護肝養胃,增大酒量作用;酒中飲用抗醉,酒后飲用解酒,源于葛花中異黃酮類可吸附酒中致醉物質,降低酒精濃度,降低心肌耗氧量,保護心血管,并通過加速排尿、排汗排泄分解,緩解頭痛、眩暈、惡心等不舒服狀態,減輕醉酒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