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倫?伊蘭(Karen Eland)來自美國俄勒岡州,她就是那類用飲料和食物來作畫的藝術家,如過茶葉、白酒和很多其它的東西。反正總的來說,除了我們所常見的傳統顏料以外,她幾乎都想試一遍。凱倫從小就喜歡創作,14歲時畫的一幅肖像畫意外將她推向了藝術的生涯。凱倫因咖啡畫上了英國的《每日郵報》,文章中介紹她的作品評價頗高:“繼法國達達主義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的那幅《有胡子的蒙娜麗莎》之后,美國藝術家凱倫?伊蘭又用創作出一幅《手拿摩卡的蒙娜麗莎》,引起藝術界的強烈反響。當然,這幅畫的亮點不僅僅在于蒙娜麗莎手里端了一杯摩卡咖啡,而是整幅畫完全是用深淺不一的顏色的咖啡繪制出來的?!彼俏豢Х葠酆谜?。

1998年的她正坐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的一家名叫Nordaggio’s Coffee的咖啡館里邊品咖啡邊畫水彩畫,她每天在那里畫畫,描繪了在法屬地區的同胞的生活場景——那些人會在黑咖啡上面加一些肉豆蔻。慢慢地,不同口味深淺不一的咖啡顏色瞬間戳到了她的敏感神經,“咖啡畫”自此誕生了。這新奇的舉動再次為藝術獨辟蹊徑——我們看到了楊?維梅爾的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的《創造亞當》,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不過,儼然已經變成了打著Made by Karen Eland水印的新奇舊作。
現在她又選擇了另一種“顏料”——啤酒。在美國加州圣迭戈啤酒節上,凱倫也曾大展“畫筆”,畫出了啤酒味的貝克漢姆、Lady Gaga、賈斯汀?比伯、奧巴馬等名人畫像。而現實的樸素價值觀總是讓人覺得用啤酒作為顏料畫畫也太浪費了吧?受凱倫的啟發后,我們會發現,事實上啤酒畫的工藝本身就散發著藝術的氣息:畫筆蘸的是用含大麥芽、酒花、水在經酵母發酵后得到的,飽含二氧化碳的酒精液體,然后在畫紙上慢慢經歷干涸的過程,最終留下淺褐色痕跡,并散發著特殊的氣味,這就成了一幅純天然的“谷物畫”。

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巴比倫人詳細記載過了啤酒喝谷物的關系,歷經8000多年的歷史后,我們又看到更多不同色澤的啤酒誕生:淡色啤酒、淡黃色啤酒、金黃色啤酒、棕黃色啤酒、濃色啤酒、黑啤。這些因不同烘烤標準、糖化周期,甚至麥芽濃度不同所產生的色澤,讓藝術家作畫時可以獲得不同色階的“啤酒顏料”,能畫出深淺不一的線條自然是會很討喜。

啤酒畫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它的苦味和香氣。試想一下,當你面對一幅中意的作品之時,在不經意間聞到啤酒散發出濃郁的巧克力芬芳和酒香,并在畫中回味其極其綢密的口感混合著巧克力、熏香、咖啡和波旁酒的味道,對畫作的喜愛頓然又能攀升幾個等級吧?而啤酒繪制的畫能防腐,又少了畫作保存問題的顧慮。

但啤酒作畫比較有難度。因為啤酒非常容易脫落,如果作畫時在上面濺出一滴水,或能恰到好處地畫出層次感,那么就很成功。凱倫說她至今都為啤酒繪畫的橫空出世感到高興,因為她喜歡具有表現力的棕褐色,這種創作非常有趣。她因畫咖啡畫、啤酒畫而出名后,便不斷地有英文的廣告代理,委托她做一些工作,并把她的創作提交給吉尼斯。后來她還為釀酒廠、餐廳和啤酒品牌繪畫和設計。
啤酒可以喝,這無可厚非。除了這種粗淺認識以外,現在我們還知道了啤酒可以用來畫畫。當然,如果你愿意,還可以用它去除頭皮屑或者祛痘。啤酒讓我們得以用黑色幽默的姿態看待滑稽的世界,讓沉寂的一切重燃激情。啤酒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