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空軍一架F-16戰機日前失事,迫使臺軍不得不改用“幻影2000”戰機參加對菲律賓展示軍力的演習。然而不到一周的時間里,臺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也失事墜毀,島內傳出臺軍“患機瘟”的說法。
據臺灣“中央社”近日報道,臺空軍一架“幻影2000”戰機當天上午在新竹西方外海因不明原因墜海,機上2名飛行員跳傘后平安獲救。臺空軍已成立小組調查事故原因,所有“幻影2000”戰機也全面停飛檢修,相關訓練任務都叫停。臺灣《聯合晚報》稱,“幻影2000”此次失事發生在5月20日馬英九就職一周年當天,臺空軍高層不免面上無光。此前臺空軍嘉義基地一架F-16戰機15日下午在嘉義西南外海執行訓練時。因機件故障墜毀,飛行員跳傘平安獲救。受此影響,原本16日規劃由F-16支援護漁任務,也改由“幻影2000”戰機擔任。沒想到僅隔5天,“幻影2000”也發生墜毀事故,使臺軍只能依靠僅有的IDF“經國號”戰機執行防空任務。島內紛紛猜測這兩架戰機的墜毀原因,有分析稱可能是飛行員操作不當,也有人猜是機件問題。
島內媒體用“機瘟”來形容臺空軍在短時間內接連掉機。《聯合晚報》稱,“回顧臺軍過去密集發生失事的機瘟,20年來多次發生”。例如,2008年10月20日、21日就接連發生“經國號”戰機與S-70C直升機失事。今日新聞網統計稱,從近20年來臺軍軍機失事的頻率來看,戰機失事間隔兩周內接連發生的狀況已出現9次。
島內民眾諷“護漁護個鬼”
面對頻頻出現的戰機墜機事件。朝野民眾痛批臺灣自夸軍力比菲律賓強,但還沒打仗,自己就先摔飛機,雖然兩戰機上3飛官都跳傘獲救,但丟臉也丟大了。“綠委”蔡煌瑯說:“會讓菲律賓笑掉大牙。”“藍委”則要空軍司令劉震武下臺負責。民眾也諷臺軍“護漁護個鬼”,“真的很掉漆,如果真的開戰,人民怎會對臺軍有信心?”
網友也痛批空軍戰力差,不少網友與臺菲沖突做連結,網友jasonlee1001直問:“新竹基地里面有菲勞嗎?”網友Siyuen更批:“還笑人家沒飛彈,人家不用飛彈我們就先自爆了。”民眾黃怡翎說:“現在正是展現軍隊能力的時候,卻發生掉漆事件,若真的發生戰爭,該怎么辦?”
臺“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國防部長”高華柱已要求參謀本部及空軍司令部,從訓練、后勤、紀律等方面,深切檢討。
一名空軍退役將領說,6天內摔2架先進戰機,當然不尋常,但如果在沒有查出失事原因就指責空軍飛行員或地勤人員,并不公平,“比起美國,我們的出事率并沒比他們高。”
臺軍“機瘟”事件一籮筐
幻影2000
幻影2000是法國研制的單座、單發輕型超音速戰斗機。
主要特點是:1:機載武器多樣化,用途廣泛,主要任務是防空截擊和制空,也能執行偵察、近距空中支援和戰場縱深低空攻擊等任務。2:在高空超音速和低空亞音速條件下,可加速性好,發動機維護性能好。
基本數據:動力裝置為一臺M53-P2渦輪風扇發動機,最大速度2.2馬赫;實用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3335千米(帶1個1300升和2個1700升副油箱),作戰半徑700千米(2個1700升副油箱和4枚導彈);最大起飛重量17000千克,載彈量6300千克;機長14.36米、機高5.20米、翼展9.13米武器2門30毫米554機炮(備彈2×125發),9個掛架(機身5個,兩翼下各2個),執行截擊任務時可帶2枚R530中距和R550近距空空導彈。對地攻擊時可載各種炸彈和空地導彈。裝有RDI脈沖多普勒雷達作用距離達100千米。
未老先“摔”經歷:
1.1999年10月一架幻影2000遭鳥擊,在新竹外海墜機,兩名飛行員獲救。
2.1999年12月,一架幻影2000在蘇澳外海墜機,一名飛行員失蹤。
3.2001年11月,一架幻影2000自新竹基地起飛,在新竹外海25海里上空從雷達屏幕消失,2名飛行員劉浩帆上尉失蹤、張健翔中校經漁船發現急救不治。
4.2013年5月20日,臺防衛部門證實,臺空軍新竹基地一架幻影戰機在例行演訓時失事墜海,機上兩位飛行員都已經獲救,戰機失事原因將后續檢討。
F-16戰機
F-16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為美空軍研制的單發單座輕型戰斗機,設計的初衷是用于空中格斗主要,后來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成為也可用于近距空中支援、地面攻擊、偵察等多種用途的戰機,還于1982年被美國雷鳥飛行表演隊選為表演用機,至今仍在使用。作戰使用的F-16也是美國空軍的主力機種之一。F-16是單發單座輕型戰斗機,屬于第三代戰斗機。F-16在戰后美國軍用飛機中是改型較多的一種,F-16原本是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研制的低成本、單座輕型戰斗機,第1種行產型于1979年1月進入現役。后有A、B、C、D、E、I、N、R、XL、ADF和AFTI/F-16、F-16/T79、NF-16D等13種型種,有些型別的最大起飛重量已近20噸。截止到1996年已生產了3500架以上,裝備了17個國家和地區武裝的空軍和海軍。
未老先“摔”經歷:
1.2008年3月4日,臺軍方晚間表示,一架F-16戰機在執行夜間訓練任務時失去聯系,臺軍已成立調查小組。臺空軍初步分析,很可能已經墜機。
2.2013年5月15日,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空軍嘉義基地一架F-16戰機因機件故障墜海,飛行員跳傘獲救。軍方表示,F-16全面停飛檢修,無安排任何任務。
IDF“經國”戰機
IDF戰機,機長:14.48米,機高:4.42米,翼展:8.60米,機翼面積:21.00平方米,使用空重:6486千克,機內燃油:195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952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12247千克,正常外掛載荷:907千克,(對空)3901千克,(對地)最大平飛速度:1296千米/小時,最大限制速度:M1.8,最大爬升率:254米/秒(海平面),實用升限:16460米,限制過載:6.5G。
未老先“摔”經歷:
1.1982年7月12日,臺灣空軍試飛官伍克振駕IDF(經國號)試飛機失事彈射逃生,雖無外傷卻因昏迷落海后嗆水死亡。
2.2003年4月29日,臺灣空軍證實,一架編號“1617”隸屬臺中清泉崗空軍基地427聯隊的IDF“經國號”戰機,29日上午進行訓練時發生失事,但兩名飛行員跳傘獲救;臺軍方表示,將組項目小組調查原因。
3.2008年10月20日上午9時15分,臺軍空軍IDF戰機從清泉崗基地起飛執行例行訓練,半小時后在澎湖外海失聯,戰機上兩名人員分別是臺軍空軍上尉飛官古智賓、上尉航工官陳建廷。臺軍空軍司令部25日晚間表示,搜救人員在IDF戰機失事海域,尋獲疑似古智賓、陳建廷兩名機上人員部分遺體,經采集親屬DNA檢體比對,醫院下午證實兩名機員已經死亡。
F-5戰機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F-5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專門為國外生產的廉價、簡易、低性能“軍援戰斗機”,設計時僅要求中、低空機動性能接近蘇聯米格-21戰斗機,并有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臺灣地區空軍的F-5是美制F-5A的改進型,1974年10月至1987年1月,美臺合作生產242架,裝備臺灣空軍第1、4、5、7、8飛行聯隊所屬15個中隊,平均每個中隊裝備16-18架。1975-1993年,失事損毀34架。1993年起,臺灣空軍為延長服役年限,與美國合作對現有的F-5E進行了動力及武器系統的改造。2000年后,臺軍保留了90架F-5E改良型飛機。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軍主力戰機妥善率一直被質疑未達標準,臺空軍“參謀長”葛熙熊日前在“立院”證實,目前除了“經國號”及“幻影”戰機外,F-16和F-5戰機的妥善率都未達標準,F-5雙座機妥善率只有26%,74%飛機已經無法正常起飛。根據臺灣軍方標準,臺軍主力戰機完好率應當達到75%。但由于F-5機型老舊,美國已經停產多年,零配件保障十分困難,使得F-5的完好率一度低于20%,近年來,F-5E的事故率已經居各型機榜首,重大傷亡事故原因更是匪夷所思,已經成為繼F-104“星”戰機之后,成為臺灣空軍的另一種飛行棺材。臺空軍已決定從2014年起,逐步淘汰F-5戰機。
未老先“摔”經歷:
1.2005年1月27日編號5379的F-5F雙入座戰機,在臺東志航基地起飛前偏離跑道油箱爆炸,尾翼燒毀、右翼斷裂,2員飛官及時逃生,所幸機上2枚響尾蛇飛彈未引爆。
2.2006年6月17日編號5381的F-5F雙入座戰斗機,在嘉義基地進行轉場訓練時墜毀,前座殉職的飛行官周杰偉是資深飛行官,飛行時數3000小時;后座受傷的飛行官夏文裕飛行時數600小時。
3.緊接著2006年8月28日,編號5384的F-5F雙座戰機,在臺灣上空進行例行性的飛行訓練,返回志航基地時,以機腹著陸方式迫降,所幸人機平安。
4.2007年5月11日上午編號5371的F-5F戰機,參加漢光23號演習,4架戰斗機低空射擊時,疑似失速直接墜毀,造成飛官魏子淵、詹嘉鈞殉職。
5.2009年7月15日編號5410的F-5F戰機,在澎湖石礁靶場執行空對地炸射訓練失事,飛官黃挺瑜中尉和張良元中校失蹤。
6.2011年9月14日晚7時39分,兩架F-5系列戰機從基地升空,47分,一聲巨響,火球躥起,兩架戰機撞山,飛機與3名飛行員粉身碎骨,有當地漁民全程看到了這奪命8分鐘。另外,早在2001年,編號5356F-5F戰機在臺東外海失聯,少校飛行官李致民、上尉飛行官康宏州失蹤至今。F-5F戰機這幾年來雖然已經不再擔任假想敵任務,不過,還是肩負著情報搜集和訓練,以及臺灣空防的最后一道防線任務,但是短短的5年5起飛安事故,造成3位飛官殉職,4人失蹤。
S-70C直升機
據臺灣報道,臺空軍為淘汰HU-16型水陸兩用飛機,向美國采購S-70C型救護直升機,第1批S-70C-1型1986年運抵高雄港,空軍救護隊在嘉義基地接收:空軍于1998年再增購S-70C-6型。S-70C-1/6型直升機配備4葉式復合材料主旋翼、尾旋翼,機組員4名,機艙內最多可搭載12人。S-70C-6型機首裝有氣象雷達、前視紅外線偵測儀、強力探照燈,機體右側艙門上方裝有1具吊掛絞盤,機尾左側裝有1具擴音器,機上并配備自動旋翔裝置,增進夜間搜救能立即救援穩定性。臺灣空軍救護隊的S-70C-1/6型直升機涂裝現為藍色、淺藍與白等三色涂裝。S-70C型直升機自購入使用至今,最高速度每小時290海里,最大航程550公里,最大起飛重量約為9噸。
未老先“摔”經歷:
1.1994年1月12日,臺軍編號2311的S-70C反潛機在花蓮外海失事,造成一人死亡。
2.2005年10月19號則有編號2316的S-70C反潛機在實施夜間落艦操演時墜海,造成三人死亡。
3.臺灣空軍編號7002的S-70C在1995年11月5日,執行李登輝訪視宜蘭的前導機任務時,在山區撞山失事,造成三人死亡。
4.2012年3月26號,S-70C海鷗直升機3月26日前往臺東外海執行救援任務時墜海,正駕駛陸正、副駕駛洪釋豪、機工長蔡國輝、救護士陳俊宏、醫官陳秉鴻均失蹤,經半年依法判定死亡。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