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肯尼亞,一切仿佛與世俗無關。你將深切感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存環境,親眼見證同一個星球上的生靈們如何生生不息,為生命長途跋涉。然而,這個星球上最原始的感動,攝影師只有用高速攝影技術和裝備,才能完整地保留下那原汁原味的沖擊力。
我是一名熱衷于大自然的攝影師,5月中,東非大草原的雨季已過,接踵而至的就是旱季。漫長的旱季讓動物們無從覓食,角馬、瞪羚、斑馬等數百萬食草動物為了生存,從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一路北上,經過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這長達3000多公里兇險而艱辛的遷徙……就是舉世聞名的“生命大遷徙”。
馬拉河將馬賽馬拉的原野一分為二,那里長期是鱷魚和河馬的家園。就算是旱季也從不會斷流,雨季時甚至會徒然上漲,水量達到平時的兩倍以上。遷徙大軍一路奔波,終來到了這決定生死的坎,必須躍過馬拉河才能夠安全抵達馬賽馬拉。但河中暗流涌動,常年盤踞著的尼祿鱷魚早已虎視眈眈地盯著這些可口的“午餐”。
當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在狹小的河口一擁而下,爆發的是生命的最強音。我必須記錄下這驚心動魄的每一秒,看著角馬為了生存一躍而起,我身體中的血液也沸騰了起來。舉著鏡頭,佳能1D MARK IV的高速連拍對存儲卡的運轉要求幾乎是達到苛求的境界,我配備的東芝EXCERIA PRO 1066X能夠得心應手地應對高速寫入的數據,高達160MB/s的速度,紅燈一閃即滅,完全不擔心出現“卡殼”情況。
如今,當我翻看自己的相冊,那震撼人心的場景和聲音不自覺地躍入我的腦海。
拍攝小貼士
肯尼亞拍攝動物或風光基本都在車上完成,選擇性有限。因為在動物區拍攝,司機都會很配合盡量讓車靠近動物,要盡量壓低嗓門以免驚擾了它們,這樣就不必擔心你的視覺和拍攝感。
考慮到動物距離我比較近,若選擇300毫米以上的鏡頭則可以在構圖上擁有更多選擇,可將構圖壓縮空間,讓被拍攝物體更加突出或夸張。
車上拍攝無法使用三腳架,必須要全程手持,因此提高快門速度用高速度來定格畫面是相當可靠的辦法,400毫米至800毫米鏡頭更佳。
由于過多運用高速連拍技術,很容易造成存儲卡容量不夠,建議每天導出相片,清空存儲卡。一張穩定且高速傳輸的存儲卡,將節約攝影師很多時間。
如想和當地人合影或幫他們拍照必須征求他們的同意,會有少部分人問你要錢,稍微給一點點就可以了,免得麻煩。
理想拍攝時間是清晨與黃昏,中午會有巨大的垂直陰影。記得帶上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