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 波音787停飛
1月7日,一架波音787飛機在波士頓機場發生電瓶起火事故。在事故中,故障電瓶釋放出易燃電解質,造成高溫,并產生煙霧。11日,全日空旗下的兩個787執行的航班再次出現安全問題,其中包括此前發生的漏油問題。尤其是1月16日,全日空航空的一架波音787客機由于客艙內出現煙霧,緊急降落高松機場,事故原因也正是飛機上的電瓶故障觸發了駕駛艙內的安全警告。
10天之內波音787客機發生了7次大大小小的事故,16日晚間,美國聯邦航空局終于發布緊急適航指令,要求美國航空公司暫時停飛這一型號的客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聯邦航空局“適航指令”的強烈建議下,歐盟航空安全局、日本國土交通省、印度航空監管部門等紛紛停飛國內的787客機。至此,已交付使用的約50架波音787客機都將被停飛。
此前,波音787客機還出現過制動系統發送錯誤提示、電池起火、電氣故障、燃油泄漏等險情。但波音公司表示,航空公司不會改變購買計劃。波音787客機項目工程師更是堅決表示,787“夢想客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寬體客機,他完全確信飛機的安全性。
雖尚未造成人員傷亡,但是接二連三的事故顯然對波音787客機的安全性提出質疑。16日,高盛公司將波音從“建議買入”各單中正式除名,波音公司股價應聲下挫3.4%,跌至74.34美元。
85%的零部件為日本制造
全日空和日航共擁有214架波音787客機,占全球投入航線的波音787客機的近一半。如果787客機長期停運,勢必會影響全日空和日航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的競爭力。而日本制造業也將受到波及。因為波音787機體35%的零部件由日本制造,一旦波音787被確認存在重大設計或制造缺陷,日本多個相關企業也將受影響。
據報道,為波音787客機制造電池的GS Yuasa的日本公司已經首先遭遇壓力,股價不斷波動走低。GS Yuasa公司則表示,他們生產的電池先送到法國泰利斯集團,經組裝后再送往波音公司,所以不能斷定故障一定出現在電池方面。另外,Gs Yuasa公司還說,也不能排除波音787客機的電氣系統沒有問題。
波音787客機背后龐大的制造團隊無一不受到波及,資料顯示,該客機主翼和中央翼分別由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制造,機體輕量化的關鍵碳素纖維復合材料則由日本東麗公司開發生產,近日這幾家公司的股價紛紛大幅下滑。
有分析認為,波音多起故障其實都是過度創新惹的禍。波音787客機首次采取在飛機上使用兩塊體積約為汽車電池1.5倍的鋰離子電池,讓飛機甩掉許多機械和液壓系統負擔。加上輕型碳纖維材料和高效能引擎的使用,實現飛機燃料效率最大化。中于鋰電池提供動力和充電迅速的特性,目前廣泛適用于手機、電腦和電動汽車中。但是,這種電池也更容易出現溫度陡然升高和壓強增大等內部問題。波音公司解釋稱,公司已經采取措施防止過度充電和電池過熱。
國內多家公司不會取消訂單
我同航空公司尚未運營波音787,但國內多家航空公司早有相關訂單。在本文截稿前,中國海南航空聲稱目前公司的10架787客機訂單暫未受至0影響,中國國航方面也明確表示目前15架787客機訂單暫未受到影響,但具體交付時間尚不可知。另一個手握10架訂單的南方航空方面暫未表態,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交付延遲恐難避免。只有廈門航空方面明確表示訂單未受影響。原定交付時間仍設定在2014年7月。目前,波音787客機在我國的適航認可仍在進行中。這也就意味著,在波音787客機獲得適航證之前,以上787飛機無一能夠投入運營。而此次事故是否會對波音787客機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適航證造成影響,還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