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寒冬季節。清晨,坐落在溧陽天目湖畔的蘇園顯得格外的清新、寧靜。一夜的重霜把大地染成雪白,在透過依稀薄霧的陽光照耀下,眼前的一切都生出種種美麗的變幻。
盤點2012年,江蘇省溧陽市茶葉商會會長、幽香蘇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霍益民心中的激動溢于言表。他告訴記者:“幽香白茶頭一回參展今年的香港國際茶展,選送的一個樣品就拿到了兩個冠軍,一個是白茶組冠軍,一個是茶展今年第一次特設的惟一的‘最佳滋味獎’。真是沒想到!”
國際茶展競爭慘烈
記者了解到,香港國際茶展是由香港貿易發展局和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的,今年已是第四屆。今年的茶展共有310家參展商,其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參展商占到三分之二,印度、斯里蘭卡、日本等世界主要茶葉生產國也都派出了強大的參展陣容。琳瑯滿目的展臺上云集了世界各地的名茶。
據悉,這次茶展共收到茶樣83個,它們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韓國、印度、斯里蘭卡等8個國家和地區。茶展上的競爭可以用“慘烈”兩字來形容。經過評判,在這次展會上集體亮相的蘇茶驚羨全場,成為這一世界級茶展上的最大的贏家。一共獲得了四個獎項:溧陽“幽香蘇白茶”獲得綠茶組冠軍;宜興項珍紅茶獲得紅茶組冠軍;綠茶組亞軍由江蘇茗鼎白茶獲得;“幽香蘇白茶”還獲得了賽會首次設立的所有茶類中唯一的“最佳滋味獎”。
十年磨一“茶”
江蘇茶葉在香港國際茶展大放異彩,溧陽的“幽香蘇茶”更是獨領風騷,奪人眼球,何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地理環境的優越。江南山青水秀,四季分明,氣候溫潤,正是出好茶的地方。溧陽更是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和千年茶鄉的栽培經驗。天目湖白茶引種于安吉,發展比安吉晚了近10年,但憑借天目湖獨特的地理生態條件,后發優勢日益凸顯。2003年在福建廈門舉行中國茶葉、茶具、茶文化博覽會暨中國星級茶王賽上,代表溧陽參賽的“幽香蘇茶”更是一舉奪魁,摘得建國以來中國唯一的綠茶“五星級茶王”桂冠。
其次是“幽香蘇茶”管理到位,有著獨到的制作工藝。溧陽幽香蘇茶有限公司、蘇源茶葉專業合作社自2006年創立以來,走集約化發展之路,打造蘇茶品牌。為了生產出高檔優質的有機綠茶,他們從茶園源頭開始加強管理,所施肥料沒有人工合成的化學元素,采用由南京農業大學為茶園研制的有機肥料。每當春茶開采時節,霍益民便不分晝夜奔波在各個茶園,再次叮囑有關人員嚴格管理,采茶工絕對不能有傳染性疾病,采茶中不能有任何不衛生行為。公司借鑒外地整體化產業化的成功經驗,改變傳統的小而全、產銷一條龍的做法,實行產銷分離,集中加工,統一銷售。同時,還通過商會創辦的《溧陽茶報》加強從茶園管理到制作加工、銷售的全過程的管理指導。采摘下來的茶葉放在無菌車間里攤放,改掉傳統的煙熏火燎滾動殺青工藝,采用科學衛生的微波殺青。“幽香蘇茶”屬翠柏扁形茶,香性來自天賦,更有后天妙制原因。它的加工制作十分講究,制茶工從觀、撫、聞、感中體火候,從色、形、香、味中把握制茶的極點。既注重外表的茶形,又講究茶的內在氣質,將茶葉的香氣壓制到內部,斂芳馥以期悠長,清香亦即升華到一種“幽香”的境界。
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短短幾年,“幽香蘇茶”在溧陽在江蘇乃至在中國茶葉界迅速崛起,在各種評比和大賽中屢屢折桂,這次在香港國際茶展中闖關奪冠并不意外,全在情理之中。
“幽香”飄四方
采訪中,霍益民董事長告訴記者:“幽香蘇茶”新近被評為“江蘇最具成長力品牌”、“江蘇省著名商標”。2012年3月中國有機茶認證中心為“幽香蘇茶”頒發了生產、加工、銷售三個有機產品證書,“幽香蘇茶”又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峰,站到了一個新的舞臺上。
談到今后有什么設想,霍益民董事長說:“2012年我們的白茶3個月就銷完了,可以說是‘皇帝女兒不愁嫁’,但我心里總是想,這不會長久,有一種憂患感,這其中的關鍵在于制作加工上,不斷創新,往年的茶葉到了后期就銷不動了,白茶的葉大形狀不好,今年我們把它做成了針形,香氣高了,滋味好了,銷售也好了。我們還開始把白茶做成紅茶,滋味好,香氣獨特,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認可。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加大銷售力度,走出去,把‘幽香蘇茶’打造成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造福于人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