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淑萍
(內蒙古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35)
AutoCAD 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是現在最常用的計算機繪圖軟件之一,在國內外各領域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利用CAD 軟件可以繪制建筑圖、機械圖、電路圖等二維或三維圖形,滿足現代設計或制造行業的實際需求。在我國的現代職業教育中,為了適應社會職業崗位對學生的需求,在校期間,要求學生通過CAD 課程的學習和上機練習,掌握軟件的繪圖功能、編輯功能、文字和尺寸標注等相關知識,能夠繪制出本行業具有實用價值的工作圖樣。但是我們目前的教學現狀是,學生學完CAD 后,只能參照教材進行某些命令的單獨操作繪制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畫不出具有生產實用價值的工作圖樣。所以,研究CAD 實訓課程建設,對課程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必要的改革,培養適合企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才是我們目前必須做好的事情。
筆者認為教學改革的目標是:為了適應企業需要的繪圖人才,我們必須選擇企業實際生產的圖樣、構思適應企業需要的CAD 實訓教學計劃,按照生產實踐需求安排實訓內容;建立適應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組織編寫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 《機械制圖及CAD 實訓》指導書、實訓課件;結合國家制圖員技能鑒定標準、建立開放式實訓基地,引導學生正確認識CAD 實訓的重要性并積極提升學生的繪圖興趣;結合本專業其他課程的內容,綜合性地提高學生的繪圖技能,使學生對本專業有整體的認識。
這樣看來,要實現CAD 實訓改革目標,首先需要解決的是訓什么、怎么訓的問題。
(1)訓什么。傳統的實訓內容是由教師指定實訓內容(如二級減速器)等教學模型。改革后的訓練內容必須與企業實際圖樣相結合,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生產中。要集中相關企業的產品圖樣,分析、歸類,選擇有代表性的套圖建立圖庫,作為實訓課題,分別設計內容及教學環節等[1]。
(2)怎么訓。采用課題式的實訓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圖庫中自選感興趣的實訓課題,在教師和企業專家中選擇學生自己能接受的指導教師和企業專家,利用多渠道的方法了解實訓題目的信息;按圖庫中實訓課題的完成時間和內容,向網絡系統提交,根據提交完成的情況系統自動打分,加上指導教師和企業專家及其他人士的評定,來完成制圖實訓[2]。
(1)建立模塊化實訓體系。CAD 實訓所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實踐性很強,通過模塊化設計,能理順實訓課程體系。模塊涵蓋了實訓的全部內容,針對機械制造類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有重點地實施實訓教學。
為了有效解決高職院校,學生CAD 實踐能力缺乏的現狀,我們采用了較為合理的 “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包括五個教學環節兩條活動主線。五個教學環節為:創設情境、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訂方案;實施方案、操作探究;自測他檢、調試完善;展示成果、總結提高。這五個教學環節由教與學兩條活動主線串在一起,構成和諧、嚴謹、互動的技能訓練教學課堂[3]。根據機械零件的分類和學生實際情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結合各個教學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繪圖熱情,讓學生自主地學,主動地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學得快,學得牢,其教學容量也遠遠超出了傳統教學在同等時間內的知識量,充分挖掘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潛力,貫徹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2)實訓內容的實用性。結合機械制造類專業的培養目標,考慮學生自身條件及興趣愛好,以靈活多變的方式選擇實訓課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隨時調整實訓內容。實訓內容來源于生產、生活,容易讓學生接受,做到人性化、興趣化、實用化。
(3)完善實訓環境。完善多媒體實訓教學軟硬件環境,建立適合學生自學、互動的開放式模型實訓室和網絡實訓室;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導師之間的實訓信息共享,確保實訓內容的正確;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及時安排與企業的聯系,確保實訓內容不脫離生產實際。
(4)科學的結果評定。以實事求是為原則,科學地制定評分標準,注重實訓過程與結果的結合;學生及導師共同評定實訓結果,成績按實訓內容的要點評定并公示,這樣的評價能有效促進實訓質量;實訓過程中,積極參與國家級技能鑒定及社會各種技能競賽,實現畢業生雙證書甚至多證書。
構建以生產工作過程為導向的CAD 實訓教學體系,實現基于工作過程、理實一體的實訓過程。進行工學結合,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實際情況建設實習、實訓基地,開展面向企業技術開發與技術服務。
(1)積極開展CAD 實訓內容與改革的研究,實現實訓與專業、教學與社會的聯系,充分體現知識學習的針對性、技術掌握的實用性、技能訓練的實踐性。
(2)在實訓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用心、用腦、用手完成每項任務環節;從專業實際出發,理論知識本著適用、夠用為原則,突出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體現“以職業獲得為導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的高職教育理念[4]。
(3)形成較為完整的實訓體系。實現課上與課下、學生和導師、校內與校外的新型互動關系;建立現實與虛擬的實訓教學體系。
總之,要通過CAD 實訓課程建設的研究和實踐,建立符合高職發展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培養方案,適應社會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采用 “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與機械類其他相關課程內容相關聯的教育模式,建立先進的多媒體軟硬件環境和學生互動、開放式實訓室;結合企業產品的實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CAD 實訓的教學效果,滿足企業對機械制圖知識技能人才的需要,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儲存能量。
[1]梁杰.高職機械制圖實訓教材的開發與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8,8.
[2]王鶯,江有永.機械制圖網絡虛擬實訓室的開發及應用[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1.
[3]黃振山.有關我國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項目教學”的啟示[J].科技創新導報,2009,21.
[4]覃國萍.AutoCAD 繪制機械工程圖樣[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