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剛
(廣西電網公司賓陽供電公司,廣西 南寧 530400)
新形勢下,國家電網公司對供電企業的營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技術管理手段,充分運用信息、網絡等新型技術設備,實現營銷數據的實時采集、在線監測、實時分析、數據共享,確保營銷管理的規范化和智能化,引導電力客戶優化用電方式,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從而為保證電網安全經濟運行,為供電企業與用電客戶及社會的雙贏奠定堅實基礎。遠程抄表技術作為電網智能化的基石,能夠實時收集終端用戶的電量信息,監控其工作狀態,實現有序用電、自動抄表和用電監控等功能,并為電網企業線損率管理、用電分析、負荷預測、電價評估和營銷決策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將電量采集設備和軟件系統搭配做組建的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建立起相關電能表檔案,能夠使采集電量的分析處理工作更加直觀。遠程自動抄表系統能夠監測和計算出母線電量是否平衡,第一時間預見和發現問題,進而實現對變電站出口計量客戶的自動抄表。
系統的通信方式按照實際情況分為光纜通信、公用電話網通信和移動通信網通信3種,來實現主叫與被叫之間的正常通信。對采集器及相關設備運行狀況的監測,可以采用與采集設備通信的控制軟件來實現,該軟件支持本地和網絡同步存放數據的文件,以達到數據共享的目的。
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仍存在著影響系統正常、穩定運行的一些問題:(1)由于使用的網絡安全技術未能與系統有機結合,使系統數據的安全性存在隱患。(2)現在今仍存在著一部分機電一體化的電能表和機械表,影響了數據的常規采集。(3)差異化的數據規約管理,一些與當前應用系統數據規約不相符的變電站,建成的采集設備和遠程采集電能表,限制了數據的正常傳輸和通信。(4)較狹隘的采集系統覆蓋面,目前仍有一些配變還未全部納入到遠抄范圍內,使得對線損計算和電量統計的綜合分析等僅僅局限在變電站之內。
變電站作為遠程抄表系統的中樞,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1)要求對新增加的變電站建設遠程抄表系統,選用原有設備廠商提供的新型采集設備及與規約相符的多功能電能表,并將其一并納入到現有遠程抄表系統當中;(2)對變電站各級關口電能表制定新的工作計劃,分批做全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更換,并盡力爭取足夠的資金,采用三相四線制的新型計量方式,提高電能表和互感器的計量精度,分批更換電能表為多功能電能表;(3)設置防火墻與相應的網關接口,預防病毒入侵以及內網和外網連接時產生的系統數據安全隱患。
一般情況下,大用戶和配電變臺計量點的分布較為零散,無法逐個對分散的地點進行固定電話或移動卡的安裝工作,結合目前遠程自動抄表技術的發展趨勢,計劃采用同配電變壓器數據采集相適應的技術。可以選擇性地在半徑500~3000m的各區域中,配置一臺高性能智能電表數據采集器,實現劃定區域內多塊配變電表數據的自動抄收,而對配變電能表與采集器兩者間預定時間內信息的傳遞和邏輯連接,可以通過微波通信無線抄表器配合實現。采集器傳輸數據的方式有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PRS)無線網、電腦以太網(Ethernet)和有線電話網(Telephone Network)。
按照不同的終端采集方式選用不同的電能表和裝設模式,如舊居民小區是按照分樓層方式裝設電能表,采集終端能夠利用載波方式往集中器傳輸數據信息;對于新型居民小區全部采用一樓集中裝設電能表的模式,則運用485數據線連接方式往集中器進行數據信息傳輸,可大幅提高數據傳輸的可靠性;根據網絡覆蓋情況和地區通信業的特點,在臺區與主站間可選擇有線電話撥號或GPRS的通信方式。
目前,遠程抄表系統同營銷信息管理系統之間已實現中間庫形式的接口,遠程抄表系統根據營銷信息系統的數據需求,通過中間庫提供有關數據信息。要求新建項目中使用的軟、硬件必須與現有的遠抄系統數據規約和技術相一致,從而達到規范、集中化的系統要求,便于連接和共享營銷信息系統的相關數據。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供電企業開始注重遠程自動抄表技術的應用,如變電站、居民小區和配電公用、專用的變臺等。而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技術發展和投資規劃等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變電站遠抄、大用戶和配變抄表以及居民小區集中抄表所應用的遠程自動抄表技術、設備的廠家不統一,存在著系統維護、應用分散現象,缺乏統一的數據應用平臺,使得各個系統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解決對策:應該在所應用的系統中確定一個主流系統,將其他應用系統整合到這個系統中來,形成一個綜合遠程自動抄表系統,與營銷信息管理系統以數據接口方式進行連接,實現全部數據的綜合分析,線損也可實現分電壓等級、分線分臺區的分別統計分析和匯總,使得系統可以集中為營銷管理工作發揮整體作用。
全電子式電能表自動抄表采集終端,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雖然我國電力規定的電能工作條件能滿足大多數地區的氣候條件,但在我國北方一些氣溫極低的地區,電能表元件極易損壞。隨著遠程自動抄表技術的發展,電能表將更多地應用于室外,因此要在低溫超標的問題上做好防范工作,以防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解決對策:用全電子式電能表替換原有機械表,在抄表系統的維護量、數據的自動監測和計量精度上做出有效改善,結合部分電能表的負荷控制功能,對線路做出有針對性的控制。要確保有一個穩定、緊密的終端工作環境,其一要以當地氣候條件為主要因素進行選型,提供準確、嚴格的技術標準給供貨商,使其供應產品能夠滿足當地的工作條件;其二是對處在戶外、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安裝臺區,計量箱要預先設置,并配置高溫和低寒的預防隔層,確保電能表的工作環境。
遠程自動抄表系統在通信方式上各有優缺點,切不能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統一性。遠程自動抄表技術在實際中應用,城區和遠郊為主要區域,公用電話網和移動網絡難以全方位覆蓋,所以要根據各通信方式的利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解決對策:光纖傳輸、無線傳輸、低壓電力傳輸和電話傳輸是通信系統的主要形式。光纖通訊傳輸頻帶寬、速率高、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能很好地滿足上層通信網絡的需要,但由于其成本高昂、安裝結構具有局限性,只在變電站中有所應用。無線通信傳輸距離遠、頻帶寬,通信容量大,適用于較分散的用電客戶和范圍較廣的場合,但頻點使用權需申請,若選擇了不合理的頻點,會造成相鄰信道間的信號干擾。目前,GPRS無線通信網絡高效、便捷,在無線抄表系統中運用廣泛。電話傳輸投資少、可靠性強、傳輸速率高,但通信時間較長,盡管國內一些廠商相繼研發出擴頻和抗干擾電路的產品,但在實際應用中仍需要更多的考驗。
在遠程自動抄表系統的應用上,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做到功能開發的全面性。
解決對策:成立相關的組織機構,選用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對其做出有效管理,并向同行業內的先進單位和集體學習,豐富自身的管理經驗,從而更好的為企業服務。
電力遠程自動抄表系統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用電營銷管理水平,增加供電企業經濟效益,并帶來廣泛的社會效益。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應注重其系統計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從而更好地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1]王紅燕,何志偉,宋雪娜.CDMA技術在電力遠程抄表系統中的應用[J].電腦與電信,2007(8)
[2]章望珠.基于無線數據的遠程抄表系統的原理與建立[J].電子世界,2011(15)
[3]何銳強.基于GPRS的遠程抄表管理系統設計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