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海 攝/祖忠人 崔益軍
檢索一個人的家族史是一樁有趣的事情。
本期兩幅照片,崔益軍拍的小照片是舒適老先生21年前在籃球場上馳騁的英姿。那一年,他已經75歲高齡。祖忠人拍的大照片攝于1992年,舒老參加上海文聯組織的延安采風學習團,在延安巧遇當地小姑娘,兩人在窯洞前聊天,老與少、黃土地與紅衣裳,相映成趣。
他的家族與籃球的淵源,很有說頭。舒適的爸爸的八弟,也就是他的八叔舒鴻,是我國著名的體育教育家。1936年柏林奧運會——就是希特勒和“黑色閃電”杰西·歐文斯鬧不開心的那一屆,舒鴻是中國男子籃球代表隊的助理教練。要再過47年的洛杉磯奧運,中國才拿到了首枚金牌,故那屆整個中國代表團的戰績,且按下不表。值得一提的是,這屆奧運,籃球第一次在人類歷史上走入了奧運大家庭。決賽:美國對加拿大。決賽的裁判不是別人,正是舒鴻。正宗的“奧運籃球第一哨”。據說舒鴻的現場裁決非常公正,兩隊都沒有翻毛腔。當然那時的籃球水平還在嬰兒期,最后的比分像是手球比賽。19 : 8,美國人贏了。
張師長,張靈甫也,昔日國民黨軍整編七十四師師長,電影《紅日》里那個“儒雅的壞蛋”。電影上映40多年后,張靈甫的遺屬在大陸獲頒勛章,成為兩岸都認可的抗日英雄。現在回想,片子的主創還是頗具歷史責任心的。假如隨大流拍成《南征北戰》那樣臉譜化的,怕也就是一件轉瞬即逝的時鮮貨,現在我就不好意思提了。
舒適在片中的扮相讓人揪心地英俊,雖然導演的燈光總朝陰險里打。后來看過張靈甫真實的照片,發現他似乎比舒適本人更俊朗。仔細比較一下兩個人的經歷,也頗多相似之處:兩人都考進過名校,但都沒念完。張就讀的是北京的“一本”北大歷史系,后來投筆從戎報效國家去了;舒適十九歲考進上海的“一本”復旦大學,后來因故轉到持志大學法律系。兩人都改過名字:張靈甫原名張鐘麟,字靈甫,后因殺妻案,出獄后將名和字換了一下個兒;舒適原名舒昌格,也是后來改的名字,這個后文還要說。

舒適從影幾十載,拍片無數,令我這個年齡段印象最深的就是《紅日》,還有一部據說很牛的《清宮秘史》,很早就被禁,緣慳一面,只看過劇照,他是片中的“光緒”。出演《紅日》那年,舒適只有46歲,比現實中的張靈甫大3歲。令人納悶的是,從他的作品年表上得知,雖然他極度熱愛運動,身體硬朗,但在后來的幾十年中,無論演員還是導演作品,均只有寥寥幾部。舒老先生今年已97歲高齡,據說目已瞽,球場不復見馳騁身影也。而昔日古花球隊的主力喬奇、劉瓊等諸老先生,皆乘鶴西去矣。
最后該說說韓寒了。舒適可能是電影演員中籃球打得最好的,韓少可能是寫字的里邊車開得最好的。他們都有一個本事不小的父親,韓寒的不說了,舒適的老爸是當年清政府第一批官費留日學生,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而最大的相同點在于:韓寒,舒適,都曾經是他們父親用過的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