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珍
摘 要:本文就當前教師培訓狀況、應用遠程模式培訓階段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如何科學優化歷史教師培訓,發揮遠程模式優勢。對規范遠程歷史教師培訓,提升整體工作水平,有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遠程模式 歷史教師 培訓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035-01
1 歷史教師培訓實踐狀況
目前,我國開展教師培訓的方式主體涵蓋短期辦班培訓、面授以及利用用業余時間進行自修學習的復合培訓模式等。在短期培訓階段中,可開展針對歷史教師教學的普通話教育培訓、現代教育技能綜合培訓、新進青年歷史教師的崗前培訓教育等。面授與自修結合培訓方式,其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一期培訓班可跨越數月,在規定期限內可通過節假日與雙休日時間集中培訓面授,而后要求教師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歷史課程等方式,依照計劃完成學時任務,并通過結業考試評估考核歷史教師培訓效果。由接受培訓的教師角度來講,采用傳統培訓管理模式,包含一定的缺陷問題。例如,受訓歷史教師不能提起興趣,學習階段中欠缺主動積極性以及參與熱情。導致該現象的成因在于,較多歷史教師耗費一定時間與精力參與學習培訓,通常獲取具有核心價值的歷史知識內容相對有限。另外,歷史教師培訓多采用傳統模式,會引發教師學習與工作生活的沖突矛盾,令教師面臨較大壓力。不僅耽誤其教學時間,同時還會牽扯到實踐工作精力,進而對歷史教學效果產生反作用影響。基于我國傳統教育本質的持續影響,令各大學校面臨著較大升學壓力,在教師本身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會令其參與專業學習培訓對工作造成一定影響。同時,參與專業培訓繳納的相關費用,還會令歷史教師承擔一定經濟負擔,增加開支費用。為此,應探索發展具有優勢價值作用的遠程教育培訓模式,才能摒棄傳統歷史教師培訓弊端,提升教育培訓管理水平。
2 遠程教育培訓發展及歷史教師培訓階段中包含的問題
2.1 遠程教育培訓發展
我國遠程教育培訓主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函授教育,通過實踐探索,該方式體現了一定局限性。第二階段為廣電教育模式,該方式在當前應用仍然較為廣泛。第三階段遠程教育產生于信息化環境背景,各類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令現代遠程教育模式良好構建,全面打破了原有時空限制。通過該方式開展教師培訓,一般適用于具有業余進修需求的教師。其無需固定上課地點,可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的培訓需求。教師可借助網絡、廣播電視以及函授等多類途徑渠道展開互助培訓學習。遠程教師培訓學習模式主體優勢在于,教師可最大化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培訓模式體現了良好的交互性,且教學管控可實現智能化與自動化,并可對教學形式作出優化調整。在教師培訓管理中,應用遠程教育模式適用于較多學科內容的傳授。同時,其主體學習方式基于教師學員的遠程自主學習開展,并可結合應用遠程集體在線探討、交流、專家面授交流研討等方式,優化教師培訓教學效果。基于遠程培訓模式,教師可利用網絡觀看培訓視頻教程、研討講座、課例等,并可定期撰寫學習日志,利用網絡與計算機技術輔助教學設計,進行全面反思與網絡交流,快速實現師生在線互動與學員互動。培訓教學評價則可利用表現性以及校本結合評價模式,開展學習過程以及實踐的綜合考核,采用合格及激勵評價模式、專家參評與網友評價模式,展開教師學員培訓學習效果的全面評估、科學總結,當其取得合格成績后,則視為培訓合格,并可頒發教師資格證書。
2.2 歷史教師遠程培訓階段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基于遠程模式開展歷史教師培訓包含一定的弊端問題,具體體現為,歷史教師多為文科畢業,其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水平相對有限,普遍基礎底子較薄,較多歷史教師沒有良好適應該學習模式,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能的掌握、信息素養的構建,還存在一定缺陷。同時,一些歷史教師參與遠程教育培訓欠缺積極主動性,由于較多學校利用假期時間開展集中短期培訓,時間相對緊湊,令歷史教師承擔較重的學習任務,并容易導致表面性的淺層培訓弊端,令教師學員無法提升學習積極性。再者,一些遠程歷史教師培訓課程無法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往往過分注重歷史事件、發展背景的客觀闡釋,無法將歷史知識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體現時效性,令教師不能提起興趣。從培訓手段層面來講,則由于實踐形式豐富多樣、各自包含不同的利弊性,因而需要我們在設計規劃遠程培訓內容上下大力氣,進一步優化更新。當前我國遠程教育培訓教師模式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沒有全面構建統一良好的評價系統,無法創建標準化評價指導模式,對其歷史教師培訓實踐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約影響。
3 基于遠程模式,優化開展歷史教師培訓
首先,學校層面應創造歷史教師培訓管理的便利條件,適時降低培訓教師的教學任務負擔,令其有更多的精力專心學習,實現自我升華。在遠程培訓階段中,應科學籌劃、良好組織,周密細致的布置學習實踐任務,保證培訓教育的規范合理,并實現良好教育目標。在培訓內容層面,應全面關注歷史教師的核心需求,基于教學大綱由根本層面傳授教師渴望獲取的知識,令其提升參與培訓學習的實踐動力。培訓組織階段中,則應體現靈活及多樣性,通過歷史培訓遠程教育課程的精細化設計,將深層面的歷史知識有效挖掘,同時,杜絕進行模式化的理論教學。培訓學習方式層面,應關注教師學員的自主學習,強化同行交流并促進教師展開自我反思。對于交流平臺應實施反饋管控,利用實踐科學驗證,開展可持續性遠程教學培訓。在考核管理層面,應樹立全方位視角,保證培訓教育的優質效果。可通過跟蹤服務,創設在線學習的有效支持,構建完整一體化的教師培訓評價系統,進而全面優化歷史教師遠程教育培訓綜合質量。組織單位應開展遠程教師管理培訓的優質監督管理工作,保證培訓教育良好效果。實踐評價階段中,應雙管齊下,不僅應評估培訓教育活動自身以及歷史教師的總體受訓效果,樹立科學目標,優選培訓方式,促進培訓過程的良性循環。同時,應科學應用學員評價、專家評估、講授教師及組織方綜合評價方式,做好歷史教師階段培訓效果的量化評估、性質分析,反映其培訓實踐表現。評價主體則可豐富多樣,可是教師自身或者學習同伴,還可是組織活動相關機構等。再者,開展歷史專業教師遠程培訓,應創設完善的體系平臺,令歷史教師擴充看、寫與思考的途徑。同時,應全面豐富教學資源,令培訓教師在閱讀及思索中良好構建辯證意識思維,進而將自身感悟思索體現于教學實踐中,優化歷史課程教學效果。
4 結語
組織教師開展職業教育培訓,是適應社會以及教育形勢、符合教育發展需求的良好方式。可促進教師綜合素養及實踐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令其更加適應教學工作強度,優化生存技能。為此,我們只有基于優質遠程教育模式,優化歷史教師培訓,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水平,豐富教師教學技能,令其獲取長足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倪子茹.淺談職業教育與企業需求對接途徑[J].科學時代(上半月),2011(6).
[2] 葉云紅.遠程教育:任重而道遠[J].商業經濟,2011(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