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盛海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讓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也煥發出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但是由于信息技術教學歷史相對較短,各方面教學條件與經驗較少,存在著老師教學內容多,而學生實際學的少,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要充分利用創新教育,重視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為主體地位,教師只起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 中小學生 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28-01
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是新世紀人的基本技能,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精神的課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學,成為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學科。江澤民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和知識經濟迅速興起的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于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長要靠教育。在教育中,借助于各種教學手段、方法,各種媒體,幫助學生萌發創新意識,產生創新的欲望和興趣,使我們的學生更具有創造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這也是教育的根本。
信息技術是一門動腦與動手結合得很緊密的學科,也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學科。那么如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創新教育呢?這就要求我們構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認知水平、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還應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不再是只會死記硬背的“書呆子”,而發展成高水平、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本人在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中,將創新教育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與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現在我就談談我本人的一些嘗試與想法。
1 樹立全新的教育觀、教學觀。樹立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是終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
在國家的教育體制中,首先明確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促進他們的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明確素質教育的實施,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創新教育是旨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育,推行創新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再次,創新能力需要終身培養,創新動機需要終身激勵,因而創新教育也是終身教育。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使傳統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產生了重大變革。
2 教師要樹立創造性教育的思想,提高自身素質,本身要不斷求新、創新
常言道:“興教必先興師。”要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沒有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是不可能實現的。作為一名培養新世紀人才的人民教師,在面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再用陳舊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難以培養出創造型人才。隨著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和教育意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如果沒有一種勇于探索的創造意識,安于現狀、因循守舊,在教學中就會失去生機和活力,更談不上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因此,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以自身的高素質去培養學生的高素質。
3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與全新的教育、教學觀念相整合,教知識,更要教方法
在教育方式上把“信息技術教育課堂”與“電腦軟件培訓班”區分開來,在當前的信息技術課程教育中,徹改過去教學生學習Word文檔和Excel表格制作等應軟件,徹改那“電腦培訓班”的教學模式。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這一獨有特性,以學生獲取信息為主課堂模式,在學生處理信息時來學習一些必要的應用軟件,充分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在現代信息環境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法律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未來的教育,教師已不可能傳一切之道,授一切之業,解一切之惑,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導學生去學習。
同時建立健全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教研體系和教學評價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技術課程教育教學研究,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信息技術課程建設,參照其它相關學科的成果,根據信息技術課程的自身特點,系統地進行信息技術課程與教材理論研究,探究符合信息技術課程特點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評估手段。
4 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師如能運用培養學生主動發展、實踐探索、分層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變化,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首先,讓學生能夠有興趣,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培養創新意識。興趣是創新的源泉、思維的動力,是學習者內在的“激素”,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增強思維的內在動力,解決學生創新思維的動機問題。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加以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其次,鼓勵大膽創新、大膽探索,讓學生敢于創新,推行問題式教學模式,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教學要創設一個民主融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多思善問,教師不僅要想方設法創設發問環境,引導學生多思善問,而且要對學生的發問及時強化。有時候,學生的問題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鉆牛角尖的,甚至是錯誤的,老師也應一樣關注,認真傾聽,肯定其大膽的行為,找出其閃光點,然后,讓學生探討、辯論,集思廣益,最后,歸納提煉出令人誠服的結論,這樣,既保護了學生多思善問的積極性,也撞出了學生的智慧之火??傊?,對于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獨立性、恒心、一絲不茍等閃光點要給予必要的尊重,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作為教師,就應該沖破應試教育的陳規,樹立創新教育教學新觀念,為國家培養出有創新精神的人才。信息技術課作為一項實踐技能很強的學科,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小學生必須要掌握好信息技術課的相關知識。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要善于觀察,深入了解,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成,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全面深化素質教育,為學生將來發展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討論稿)[Z].
[2] 何克抗·現代教育技術與創新人才培養[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3(1):14-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