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軍英
摘 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終身鍛煉、健康第一”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追求。在體育教學工作中,實施陽光體育計劃、開展陽光大課間不僅是新課程的要求,也是培養孩子樹立運動意識的關鍵,更是實現人類健康追求的基石。而陽光大課間能否合理安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為保證學生鍛煉效果,使陽光大課間活動不流于形式,我從興趣培養、心理成長、環境熏陶三個方面,淺議農村學校大課間的開展。
關鍵詞:興趣培養 身心健康 陽光課間 快樂成長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c)-0172-01
早在1917年,毛澤東同志在《體育之研究》中寫到:“兒童及年入小學,小學之時宜專注于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由此足見體育對兒童成長之重要。但隨著社會節奏加快,學生承受壓力增大,他們體質下降、近視率上升、肥胖型和豆芽型體型增多。同時還伴隨著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心理不平衡等心理問題。這都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而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體育運動以其特有的娛樂性、競爭性、集體性,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不良情緒、消除學生的心理焦慮,優化他們之間的人際關系。下面,結合我近二十年的體育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利用陽光大課間活動,有效開展體育教育,引導學生科學鍛煉,增強學生健身意識,解決學生心理困惑,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1 精心設計課間活動內容,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
面對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負面因素,如學業負擔的壓力、家長對安全的擔心,再加上教師運動指導的不給力,造成學生不樂于運動、不善于運動、不科學鍛煉。他們把大量課余時間沉溺于聊天、閑逛,看電視、打游戲……長期下去,學生體質下降、近視率上升、不會交往、不會合作,使課余生活變得單調乏味。為改變這種狀況,我積極倡導學生樹立“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為生活理念。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陽光大課間活動,為孩子們安排充足的活動空間和時間,給予孩子們全面的運動技能指導,讓他們學會鍛煉,樂于運動,從而健康成長。在陽光大課間活動中,我堅持以“師生共同參與、體育游戲為主、健康引領為重、習慣養成為終”為目標。合理安排生動性強、趣味性濃的鍛煉項目,讓學生在陽光體育活動中健康成長。如在安排上午大課間活動內容時,以“眼保健操”和廣播體操“七彩陽光”為主,以趣味游戲為輔,組織學生鍛煉。為防止學生運動疲勞,每天下午大課間時間,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周一組織學生花樣跳繩,周二組織學生擲沙包,周三組織學生頂氣球,周四組織學生推圈,周五組織學生跳皮筋等等。并不斷更新練習項目,長期堅持,學生漸漸樂于運動,踴躍參與大課間活動,運動興趣明顯提高。
2 有效結合大課間鍛煉,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心理承受能力
學生在陽光大課間活動中,要克服許多體能上的困難,體驗很多運動特有的身體感受。這對一個人的內在意志品質具有很好的培養和熏陶作用。在指導學生進行課間體育訓練時,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優勢,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果斷、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如在大課間安排一定強度的長跑練習時,學生要克服內心的緊張,挑戰身體的極限,調整信心的不足,還要克服異常氣候對人體的影響等。在我的嚴格訓練和積極表揚鼓勵中,學生通過反復實踐,體會克服困難的樂趣,逐步形成了在困難面前奮發向上、勇敢頑強的心理品質。又如在課間安排一些趣味比賽,像“氣球過界、推鐵圈接力”等集體活動項目。學生既鍛煉了身體,也體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既發展了學生的協調性和靈敏性,又培養了學生果斷、自信的心理品質,使他們精神振奮,擺脫煩惱,陶冶情操。每次陽光大課間結束時,我都及時進行小結,引導學生調節自我,戰勝困難與挫折。
3 充分利用大課間特殊環境,協調師生、生生人際關系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人際關系好的人總是心情愉快、精神飽滿,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興趣。相反,人際關系不好的人,常常無精打采,抑郁寡歡,缺乏生活的樂趣。而體育活動可以改變這一現象。因為體育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總是與人群發生著交往和聯系。陽光大課間,打破了師生之間的代溝,打破了學生之間隔閡的隔閡與孤立。學生不論成績、不分年齡地相聚在操場上,進行平等交流、友好合作、和諧鍛煉。大家歡呼雀躍、積極運動,能夠較好地克服孤僻、忘記煩惱和痛苦、協調人際關系、擴大社會交往,從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3.1 陽光大課間,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大課間的體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講解示范,而且還要參與其中,主動和學生一齊練習、一塊游戲,這就縮短了教師和學生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的感情得以交流。如在和學生一起參與的“氣球過界”活動中,師生不分你我、共同歡呼、共同跳躍。教師用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語言,真誠地微笑,愛護、幫助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并以此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師生間實現零距離的心靈接觸,大家敞開心扉、相互啟發、相互接納、情感相容、友好互諒、親近依戀,共同營造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構建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3.2 陽光大課間,增強交際能力,發展自我意識
由于課間活動的特殊性,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心情愉悅的參與其中。他們更愿意與同學相互指導、相互加油。大家一塊參與游戲,參與比賽,在相互摩擦中學會了諒解,在相互競爭中學會了加油,在團隊合作中學會了齊心協力,在失敗中學會了直面現實。大家你幫我,我助你,增強了交際能力。同時學生在成功和失敗中找到優勢,發現差距,評價自我,樹立信心,把運動變成自覺行動,培養了“我運動、我快樂、我健康、我成長”的自我鍛煉意識。
要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充分發揮陽光大課間的功能,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讓我們共同努力,將生命的陽光撒進每一個孩子的心田。在學校、家長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從而培養出一代身強體健、樂觀自信、意志堅強、積極向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李百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普出版社,200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
[4] 于松峰.如何提高在課間體育活動效益[J].中國學校體育,2012(2).
[5] 淺談體育教學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EB/OL].中國體育教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