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浪
摘 要: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充分積累課程資源,深入鉆研教材,從而增強課堂實效。
關鍵詞:課程資源;增強;實效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越來越充分地認識到積累課程資源的重要性。為了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在教學中根據教學條件及實際狀況,注意充分積累課程資源,深入鉆研教材及平時的積累,及時地加工、轉化,增強了課堂效果。
一、合理開發教材資源
新課程強調教師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需要教師有機整合教學內容,所以,每教一課前,我都要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剖析編者意圖,然后思考用什么方式來展開教學,接著結合學生特點設計教學,盡可能把課堂可能出現的情況想周到。最后考慮采用哪些教材資源,要收集哪些資料素材,逐一準備。這樣,上課時教師就會游刃有余,學生會受益匪淺。
二、充分利用數字一體機
上網查找資料,收集網絡資源,是目前我們查找資料的主要途徑。學校上學期實行了班班通,這學期一開始,我便嘗到了甜頭,太方便了,再不用單靠教師的三寸不爛之舌了,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資料,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太棒了。
三、虛心向同伴學習,充實課程資源
新課程強調合作,學生需要合作,同樣教師也不可或缺。單靠一個人的“單打獨斗”是很難出成果的。只有向同伴學習,才能集思廣益,開闊視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所以,我細心研究同事的上課風格,揣摩同事的設計理念。經常與本組其他老師交流,誠懇地請教他們,使我進一步獲得和積累課程資源。
由于我不斷進行課程資源整合,并努力在課堂上運用這些比較豐富的課程資源,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廣泛參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這樣學生的知識視野大大開闊了,對外部世界的了解更多了。因而參與新課程實施以來,我的教學效果也很明顯。
當然,在收集和積累教學資源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些問題,此時我們應該合理地去解決。在收集和積累中,我主要的問題是有時很難對資料進行分類。有些資料當時看著印象很深刻,保存下來后,因為不注意分類方法,最終的結果只能靜靜地躺在硬盤上。
所以,目前,我開始對已有的資料重新整理分類,并嚴格按照這個分類來存放獲得的資料。
(作者單位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泰山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