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芬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字、詞、句、段的教學,引導學生閱讀課內外書籍,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此外,教師要善于講評,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閱讀書籍;記日記;善于講解
小學語文教學中最使人傷腦筋的是作文教學。教學時,教師認為自己費了很大的勁,講明白了;而學生,覺得自己一聽就懂,可是一提筆就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從下筆,不知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最后,即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作文寫出來了,卻令人啼笑皆非,不是文不對題,就是中心不明確,前言不搭后語且錯別字甚多。針對這一實際情況,結合幾年來作文教學的實踐,筆者獲得一些體會:
一、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教師要注意字、詞、句、段的教學
1.字詞是寫話的基礎,所以要特別注重漢字的音、形、義的教學
在字詞基礎上,引導學生利用漢字組詞,特別是要訓練學生掌握一字多詞一詞多用的能力;并要求學生在學會查字典的基礎上利用字、詞積累詞語、了解詞義,根據詞意用詞寫話,盡量避免用詞不當,出現病句。
2.句段是成文的關鍵,要讓學生在文章中學會運用一些修辭手法,會寫一些精彩的比喻、擬人、排比、反問句等
指導學生有條理地連句成段,能用簡短的話敘述一件事情等,為以后連段成篇打下基礎。
二、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課內外書籍
教師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將書中優美字詞、片段進行摘抄,養成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使學生積累一手習作資料,這樣既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又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除此之外,讓學生在閱讀范文的基礎上進行仿寫,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既符合語文學習的自身規律,也能在仿寫訓練中模仿范文的章法結構,進一步消化吸收,達到思維上的再創造,從仿作跨越到創作的境界。
三、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己觀察生活,然后寫日記,整理成文
讓學生自己觀察、感受生活、熱愛大自然,用筆表述自己的感受;抒發自己對生活、對祖國、對家人、對人民的熱愛;對真、善、美與假、惡、丑愛憎分明的感情。讓學生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有條理地記在日記本上,既可做到內容的真實,寫起來亦可具體形象。
四、教師要善于講評,表揚好的,鼓勵差的
作文講評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就要考慮各個層次的學生的積極性,尤其是差生的積極性。首先,要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讓他們受到啟發,看到自己的不足,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其次,還應讓被講評的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認識自己的成敗得失;也要讓未被講評的學生談談感受,通過講評別人的作文,為自己寫作文、修改作文確立明確的方向。
作文教學中,嚴格指導學生用好標點,使他們知道,這也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標點符號用得正確、恰當,會使文章所表達的意思準確,同時也可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宜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