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婷
摘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四個方面談了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了解學生;身正為范;藝高為師;尊重人格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曾經有人說:班主任有偵探的眼力、有法官的判斷力、有媽媽的耐心、有戀人的愛心。這說明一個班主任的素質,也表明了班主任工作的復雜。同時,還要接受社會和家長的考核。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為社會發展、為國家繁榮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個學生都有兩個家,生活中的家,父母是家長;學習生活的家,班主任老師是家長。
家長對學生作用有多大,無法估量。班主任自身的良好形象能夠對一個班的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染作用。怎樣做好一個班主任?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
一、了解學生,工作有的放矢
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既要承擔教學工作,又要承擔班級管理工作,同時還要和各科任課教師保持好融洽的關系,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不了解學生,是無法開展好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工作的。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家庭情況、心理訴求、心理特點、生理特點。總之,要對學生的各種情況了如指掌。
了解他們,才可能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也才能使工作有的放矢,百發百中。有人說一個優秀的班主任,首先應該是一個藝術家,然而他的工作又遠非藝術家那般簡單和榮耀。班主任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血有肉有情感,特別是初中階段,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讓處在青春期的他們有很多的煩惱和焦慮,他們的內心豐富多彩,想法各種各樣,心中充滿夢想,是一群易感、活潑、充滿朝氣的年輕人。
初中學生身心都處在迅速發展時期,進入青年初期的學生,他們更能體現出獨立心理、批評心理、逆反心理的特點,情緒不穩定,渴望被尊重,力求擺脫對成人的依賴,他們開始輕視家長和老師的尊嚴,依賴和服從的心理減弱。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已經不奏效了,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是非觀。但是他們極其重視情誼,愛憎分明,情緒不穩定,多變化,不易控制是他們的特點。因此,教師在掌握這些特點的基礎上,才可以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身正為范,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
打鐵還需本身硬,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可見師德是教師示范作用的核心,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老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師德形象,做個道德品質高尚的人。高尚的品質、完美的人格,是老師贏得學生尊重的法寶。學生對老師最看重的是兩方面,一個是師德、一個是知識修養,一個教師具備了高尚的師德,那么他就會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高中班主任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通俗一點說就是打鐵需要自身硬。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具有正義感、完善的人格、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這些都是學生所欣賞的。班主任具備了這些優秀的品質,就具有了人格魅力,就能夠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
班主任自身的品格、學識、涵養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一些小事的處理上,更應該體現出自己的優秀品質和人格。學生的眼睛就是老師形象的鏡子,每時每刻那一雙雙眼睛都在盯著老師的一言一行,折射著老師的形象。他們以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評價著老師的形象。班主任要具有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良好品格,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凜凜風骨,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學生認可你的教導,在心里接納你,那么你的工作才會發揮實效。
三、藝高為師,以自己的歷史學識影響學生
歷史教學具有一定的學科特色,歷史內容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極容易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那么他們的一切不良習氣便會消失。所以,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學科教學機會,對學生實施德育。
比如,我在教學中,刻意塑造一個博學多才的形象,以此贏得學生的尊敬,學生尊敬教師才可以信服教師的教誨。于是我自己利用一切機會學習,為自己充電,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世界歷史、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知識都是我潛心鉆研的對象,這樣教課時就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同時,這樣也可以使教學樹立一個大教育觀,能夠在整個學段把握好教材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最敬畏的是老師的師德和學識,教師的學識就是自身的威信。利用自己豐富的歷史知識儲備,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管理好班級,使每一名學生都不掉隊,順利升入高中繼續學習。
四、尊重人格,在歷史教學中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關注學生作為一個個體的獨立人格的尊嚴。他們已經向青年過渡,他們的主觀意識強,叛逆心理強,強烈要求被人尊重,這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老師要積極利用這一特點,正視學生的心理訴求。現代的學生,我們既不能把他們看成是一個知識的接收器和存儲器,也不能不顧他們的心理感受和自身的學習興趣,而應該從培養他們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始,把知識的傳授成為學生積極主動的獲取。
我班的一名男生,由于父母離異,他被迫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結果這樣的生活經歷讓這個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出現了很多不該出現的問題,課堂紀律不好,經常出入網吧,深夜才回家。爺爺奶奶對此傷透了腦筋。我在和他的交流中得知,他對歷史知識很感興趣,但不是在教材中獲得的,而是通過電視中的《百家講壇》節目獲得的,雖然說不系統、不全面,但是我還是發現了他的這個閃光點,在歷史教學中,每逢有他知道的內容,我便積極提問他,讓他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他的“博學”,一段時間以后,他的自信心提高了,其他學生對他也另眼相看了。他改變了自己以往那種學困生的形象,不但歷史課上表現優異,而且其他科目也有了明顯的進步,逐漸轉變為一個中等生了。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為社會發展、為國家繁榮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好班主任工作,單有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有一顆慈心、善心、愛心,讓學生生活在班級中永遠如坐春風,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民主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身心放松,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老師還應該提高自己的學術修養,做個知識淵博的人,給學生必要的知識教誨。
(作者單位 江蘇省鎮江新區大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