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摘 要:“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合理的營養是促進幼兒得到體能和智能正常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幼兒園制定合理的幼兒膳食計劃,為幼兒提供“全面、平衡、適量、合理”的膳食。提供幼兒合理營養,形成良好的進食習慣、環境,是使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幼兒;營養;膳食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合理的營養是促進幼兒得到體能和智能正常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可見,重視幼兒的合理營養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幼兒的飲食營養狀況及分析
1.在幼兒園的餐桌上,我經常發現,青菜、菠菜、茄子、胡蘿卜、魚、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帶等被剩在碗里。年齡越小這種情況越為嚴重。究其原因,是現在的孩子都喜歡吃零食。據調查發現,現在孩子的偏食率在70%以上,這些偏食孩子喜歡甜食、甜味飲料、油炸食品、膨化食品、快餐、肉加工制品等,不喜歡食用綠葉蔬菜、胡蘿卜、魚、蘑菇、黑木耳、大蒜、海帶等,堅持喝純鮮牛奶制品的孩子不多,吃水果和每餐吃蔬菜的幼兒也相對較少。
2.幼兒園缺乏專業營養人才,許多幼兒園營養健康教育不被重視。當我考取“兒童營養師”后,才真正關注幼兒營養健康,據調查,真正配備專業營養師的幼兒園食堂微乎其微。有的雖配備了保健老師,也只是簡單編制食譜。即使有了食譜,制作廚師在思想上認識也不夠,不能共同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不能讓營養食譜廣泛使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
二、我園幼兒營養健康教育與進餐措施
1.制定合理的幼兒膳食計劃,每日為幼兒安排三餐、牛奶及午后一次點心,每餐間隔約4小時,牛奶、點心間隔兩小時,各餐熱量分配為早餐:25~30%,牛奶:6%,午餐:35~40%,午點:10%,晚餐:25~30%。
早餐:早餐如進補。而對于長身體階段的孩子來說,吃好早餐尤為重要。根據幼兒生理特點和熱量需要,考慮到其睡眠后往往食欲不佳的特殊情況等,我園為幼兒配置的早餐供應極其豐盛,有足量的米面為主食和一定量的動物性食品作為副食,同時還有稀有干、清淡爽口;包括了粗糧、牛奶、豆漿或雞蛋、胡蘿卜等在輔以各種小菜咸菜之類。均可基本滿足幼兒一上午熱量的消耗和對蛋白質、脂肪的需求。
午餐:午餐要吃飽,是指午餐要保證充足的質與量。我們幼兒園就非常重視幼兒的午餐,一直堅持兩菜(一葷一素)一湯,保證了幼兒的營養需求。
晚餐:因為晚飯后活動時間短,活動量又較小(尤其是冬天)。所以,我園每餐都配以湯類,建議幼兒晚餐適量不暴飲暴食,以避免熱量在體內積累。血中的糖、氨基酸、脂肪酸濃度就會增高,多余的熱量會轉化為脂肪,造成肥胖。
2.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孩子應從小培養定點、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不隨意改變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從而形成良好的進食規律。
正確選擇零食品種,合理安排零食時間。
我園在幼兒進食時,①對幼兒進行誘導和鼓勵,使幼兒增加進食的信心;②教師還引導幼兒把喜歡吃的食物與不喜歡吃的食物結合在一起;③在孩子饑餓且心情愉快時給其不喜歡吃的食物;④教學活動時給孩子講解一些營養知識或組織孩子同大人一起做飯等。
進餐前半小時及進餐后1小時不讓幼兒做劇烈活動,我園教師餐前帶領幼兒做手指操、唱歌、律動等;餐后組織幼兒開展閱讀活動。
為了保證食物的充分消化,還應教育孩子吃飯時細嚼慢咽。保證合理膳食的攝入,還與小兒一日生活安排、體格鍛煉密不可分。幼兒起居有節,睡眠充足、生活愉快、精力充沛,經常戶外活動,日沐陽光,有利于正常的代謝,保證食物營養的利用。
3.合理的飲食環境。為了促進幼兒的食欲及營養成分的消化與吸收,還應創造條件使幼兒心情愉快、安靜進餐。幼兒的營養教育應滲透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實踐活動中,組織幼兒親自動手自制食物,再分享品嘗。還可以利用語言領域中朗朗上口的兒歌、聲情并茂的故事;藝術領域中童趣幽默的歌曲;健康領域中“我喜歡吃的食物”等方式進行營養教育。幼兒的營養平衡還需家長的配合,因而我園利用各種機會爭取家長的配合,通過家長園地向家長傳播營養知識,利用家長會與家長進行互動式交流,轉變家長陳舊的膳食觀念,提高家長和教師的膳食營養理論水平,讓家長成為營養教育的參與者,從而受益于孩子。
總之,提供幼兒合理營養,是使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而提倡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飲食制度、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創設良好的飲食環境又是這個問題的核心。我們每位幼教工作者都該懂得重視兒童膳食問題,科學地組織好幼兒的進餐,那么我們可愛的幼兒身體素質必定會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 包頭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