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波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這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營造勞動光榮、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我們面臨的稅收工作任務是嚴峻和艱巨的,作為稅務干部應該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要磨礪堅強意志,樹立良好習慣,提高道德修養,推動地稅工作科學發展。
一、做好稅收工作需要一支有堅強意志的地稅隊伍
做好稅收工作必須有清醒的認識,還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更要有長遠的應對決策和有效的工作措施。因此,地稅隊伍必須要有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精神意志,這是做好各項地稅工作的基本保證。
在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區別,往往在于能否堅持不斷,能否堅持到底,所謂“水滴石穿”就是這一道理。人們往往把這歸之于“意志”,有一種好方法,那就是讓這種堅持的習慣性動作植根于你的潛意識。人的意識有潛顯之分。顯意識是你警醒狀態的知覺活動,而潛意識則在顯意識之下,靜靜等待。如果把人的意識比作海上冰山的話,顯意識僅僅是冰山一角。人類的許多奧妙,就存在于潛意識之中。學者們的研究指出,一個人的日常活動,90%已經通過不斷地重復某個動作,在潛意識中,轉化為程序化的慣性。也就是不用思考,便自動運作。這種自動運作的力量,即習慣的力量。它是非常巨大的,長此以往將使其主體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抽象地講就是:行為變為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未來。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復,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才能、積累增長、極限突破等等,都是習慣性動作、行為不斷重復的結果。如果學會運作潛意識技巧,就可以建立一種自動運作的“長效機制”,從而達到人生的奮斗目標,也就能實現我們的工作目標。
二、做好稅收工作需要培養良好習慣
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無論我們是否愿意,習慣總是無孔不入,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習慣的影響力竟如此之大。有調查表明,人們日常活動的90%源自習慣和慣性。幾點鐘起床,怎么洗澡,刷牙,穿衣,讀報,吃早餐,駕車上班等等,一天之內上演著幾百種習慣。然而,習慣還并不僅僅是日常慣例那么簡單,它的影響十分深遠。如果不加控制,習慣將影響我們生活的所有方面。小到啃指甲、撓頭、握筆姿勢以及雙臂交叉等微不足道的事,大到一些關系到身體健康和事業發展的行為習慣等,再說得深一點,甚至連我們的性格都是習慣使然。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在他的作品《目標驅動生活》(The Purpose Driven Life)中有這樣的論述:“性格其實就是習慣的總和,就是你習慣性的表現”。關于習慣成就性格的說法并不是最近才提出來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350年便宣稱“正是一些長期的好習慣加上臨時的行動才構成了美德”。19世紀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如此寫道:習慣就像一只巨大的飛輪……正是它,使得那些從事最艱苦、最乏味職業的人們沒有拋棄自己的工作;也正是它,注定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在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和最初選擇的范疇內與生活展開搏斗,并為那些自己雖然并不認同,但卻別無他選的某種追求而付出最大的努力;還是它,把不同的社會階層清晰地區分開來……哪怕只有25歲,你也能夠在這個年輕的身影上一眼看出未來的推銷員、醫生、律師或是首相;哪怕只是一句話,你也能夠從中分辨出細微的主觀思維模式。
習慣深深根植于我們的潛意識當中,這便是我們僅用顯意識幾乎無法改變習慣的本質原因。顯意識的活動僅在我們警覺時起作用,在我們清醒和防備時能夠戰勝潛意識。顯意識就像是一位值勤的哨兵,夜深時哨兵開始打盹兒了,潛意識就當政了。因為,潛意識從不入睡,它永遠靜靜地存在,靜靜地等待顯意識哨兵開小差。
我們認識這樣一些人,他們很聰明,很有天賦,但卻總是得不到他們應有的成功。如果你希望出類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與眾不同,那么,你必須明白一點:是你的習慣決定著你的未來。好習慣是成功人士的共同之處,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習慣構造的日常行為規律。各個領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運動員、律師、政客、醫生、企業家、音樂家、銷售員,以及所有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在他們的身上你都能發現這樣一個共性,那就是良好的習慣。正是這些好習慣,幫助他們開發出更多的與生俱來的潛能。當然,他們身上并不一定沒有壞習慣,但是,一定不會太多。智力是天生的,它就像身高一樣與生俱來,很難更改和提高。但是,你完全可以在好習慣的幫助下,提高個人的教育水平,獲得更多知識。正是習慣,決定了每個人如何更好充分地開發自己與生俱來的潛能。愛迪生說:“缺乏思考習慣的人,其實錯過了生活中最大的快樂。不僅如此,他也會因此無法最大化地發揮和展現自己的才能。”愛迪生真正明白,正是勤于思考的好習慣,讓人們把自身更多的潛能開發出來。我們更要記住這句話:好習慣結好果,壞習慣釀惡果。
三、做一個幸福而成功的稅務干部
每天堅持做自己原本不太喜歡的事情,最終會讓我們獲得自律、毅力、信守承諾。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關鍵在于每天去做一點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要想成為自己希望的那種人,則必須通過磨煉來塑造自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有目的地培養和構建某種好習慣,將有助于我們認識到自己其實也在同時取代其他的習慣,從而取得成功。
什么樣的習慣能讓你更幸福?用亞里士多德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卓越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當感恩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會更多地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會把它們當成是理所當然。當我們習慣奮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頂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因此應在平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培養良好習慣。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積極傾聽、提前預習、愛提問題、及時改錯、查尋資料、不磨蹭、仔細審題、勤于動筆、認真書寫等等。
培養做人的好習慣,要多微笑、心態積極、孝敬老人、勤儉節約、持之以恒、充滿自信、守時惜時、誠實可信、不給別人添麻煩、善待他人;進別人的房間要敲門、使用禮貌用語、用雙手接遞長輩的東西、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禮貌待客、不亂翻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話、在公共場所要安靜、見到熟人主動打招呼等。
培養工作的好習慣,要快速上崗,不被動待哺、主動進行工作規劃、勤于調研、善于總結、堅持看業務方面的書籍、把《中國稅務報》上的業務知識剪貼在筆記本上、定時不定時的看OA、征收期看管戶的申報、反思一天的工作等。認識良好習慣養成的意義和作用,還應有改正不良習慣的決心和行動。主動樹立良好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習慣,就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就一定能在稅收工作上做出很好的業績。
責任編輯:郭漸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