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西倫敦的拉德布洛克樹林路綠色客棧,Mick Jones的新樂隊Carbon/Silicon正在臺上,一個戴眼鏡的瘦瘦的身影藏在后方的陰影里,誰都沒有注意到。然而,在安可曲時,他像一個歸來的英雄一般被介紹給眾人—對于在場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的確如此。自從1982年因為毒癮被The Clash開除之后,這是Topper Headon第一次坐在鼓架后與曾經(jīng)的樂隊伙伴同臺演出The Clash曲目。
Nicolas Bowen Headon—由于和漫畫《Mickey The Monkey》里的角色“Topper”相似而被冠以外號—他就是那個用驚人之力將The Clash徹底改變的鼓手,從第1張專輯蹣跚的朋克到《Give 'Em Enough Rope》渾厚的搖滾氣勢,他的節(jié)奏天賦使得樂隊能夠在他們跨流派的冒險中游刃有余。當然,他還寫出了他們最受歡迎的“Rock The Casbah”。然而,Topper向毒癮的深淵墮落也導致了樂隊最經(jīng)典陣容的首次致命分裂。上世紀90年代初與他談話時,他已經(jīng)戒毒18個月,但對他形影相隨的成癮問題依然懷抱心理陰影。“我們四個人在一起有魔力,直到我搞砸了。”他沮喪地說。
十幾歲的時候,Headon在老家多福爾一家酒吧的trad-jazz樂隊演出。他的偶像包括jazz巨人Buddy Rich和Gene Krupa,此外還包括功夫巨星李小龍:“他的生活態(tài)度就是吸取盡可能多的影響。李小龍對截拳道和功夫的貢獻就是我想對音樂做的貢獻。你傾聽一切,然后創(chuàng)造并合成一切。”盡管很少接受采訪,但Topper與The Clash一直形影不離—直到他破壞了樂隊嚴厲的禁毒令。“我對生活的態(tài)度就是以1000英里的速度去嘗試一切,這在臺上很合適,但是到了臺下—我覺得他們肯定覺得我很丟人。Joe是一個很低調(diào)的人,Mick很內(nèi)向,所以表演完了他們就會待在酒店房間里,我卻在外面瘋玩,撒潑……我被開除之后,墮落得更快了,我開始注射吸毒。我只是想著,‘混蛋!我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_除我—我已經(jīng)失去理智到了這種地步。后來我流落到了收容無家可歸者的一個醫(yī)院里,完全破產(chǎn),進了監(jiān)獄,在地下賣藝,開出租車……”
諷刺的是,源源不斷的版稅其實阻礙了他的戒毒過程。Headon終于在2004年戒毒成功,不論事實是否如此,他被指責為毀掉The Clash的罪魁禍首,卻依然擁有一種死皮賴臉的幽默感。“音樂界有個說法,”他笑著說,“重要的不是你演什么,而是你不演什么。所以我現(xiàn)在就是世界上最牛逼的樂手,因為我他媽的啥也不演。”
文>Andrew Perry 譯>Mi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