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志強
高職教育是培養和造就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的教育形式。高職的體育課程設置應針對學生所學專業和未來職業相應的職業運動訓練,培養學生適應就業崗位所需的體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使學生進入社會后保持良好的體質和心理狀態。
職業性體育就是適應現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依據高職院校的自身特點而產生的,其注重的是在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與其職業特點相關的局部身體素質、實用體育技能、健身理論知識的教學,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性體育意識。因此,高職院校為適應當前教學形勢的發展與要求,應從學生的職業特點出發,進行體育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進行職業性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的職業發展。
一、高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必要性
(一)高職院校自身的性質要求體育教學必須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高職院校培養的是社會生產勞動一線的職業技術人才,注重的是對學生應用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提倡學以致用。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根據社會職業能力發展的需要,增強學校體育教學的職業針對性。高職院校是學生在校接受就業前教育的最后階段,對其進行職業病的預防和運動康復教育,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并進一步培養學生適應未來職業所需的體能、自我健身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將有利于學生進入社會后在高效率、快節奏的勞動競爭或職業轉換中發揮良好的體質基礎和心理狀態。
(二)學生從就業的壓力要求體育教學必須促進學生職業發展
隨著企業對從業人員職業體能的日益重視,很多企業單位在招聘人才時,除了對專業知識掌握的要求外,更多的考慮企業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對招聘人員的職業體能素質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如果只注重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視健康的體魄的鍛煉,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就業市場上肯定不會受到歡迎。因此,學生對體育技能和健身理論知識的需求更加強烈,特別是對與職業相關的實用體育技能和健身手段產生了越來越積極的學習心態。
二、高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原則和策略
(一)堅持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導原則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要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在教學方法上要突破以運動技術教學為主的舊體系,建立以增強體質、提高體育能力、培養體育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線的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新的目標體系;要以“終身所從事職業”為主線,把“育體育心”、“未來生活需要與學生專業主體需要”、“增強操作能力與終身受益”三者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樹立“終身體育”、“主動體育”的觀點,激勵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觀念,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樹立終身體育觀,形成經常鍛煉身體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堅持構建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課程體系原則
高等職業院校應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及專業特點,緊緊圍繞職業特征開發體育課程體系,以促進學生就業為出發點,把學生今后從事職業勞動應具備的身心素質和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作為主攻方向,逐步形成職業體育教學的特色。
(三)實行調整教學大綱革新教材內容策略
為了實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就業后的工作環境,應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在實施普通高校體育教學大綱中的各類教材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高職院校專業特點的體育課教學大綱,使學生畢業后能盡快地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需要。大力推進職業院校體育教材改革,要結合職業院校特點,逐步實現教材的現代化、多樣化和娛樂化。由于不同專業技術和職業體能所需身體素質不同,不同職業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與危害不同,因而形成的職業病也不一樣。同時體育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結合體育的特點,將思想品德教育用于體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熱愛集體、遵紀守法、團結合作、勇敢頑強、開拓創新的優良品質和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三、高職體育教學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方法
(一)圍繞專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
現代社會職業門類繁多,分工精細,各具特色。在體育教學中,要圍繞學生的專業特點,緊扣職業勞動的需要,分析學生今后從事的職業勞動對從業者有哪些體能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職業實用性身體訓練,重點發展相關的身體素質,可以使學生獲得適應職業的身體素質,畢業以后可以很快地適應職業勞動要求。
(二)結合勞動技能,進行模擬性教學
每一種職業勞動,就呈現一定的外在形態,都有特定的技能要求。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善于研究不同勞動的基本方式,以體育為手段,進行近似勞動技能的教學,既可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又能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在教學中,除了進行模擬勞動技能的訓練,還可以模擬勞動現場進行教學,在操場上或地上劃出勞動臨時場地,讓學生站在不同間距、不同高度的位置上,進行實心球的拋接練習。還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擺放不同重量的啞鈴,輕型杠鈴進行快速移動搬運重物的游戲比賽。這樣學生在新鮮、快樂的氛圍中鍛煉了身體,增強了勞動意識,提高了勞動能力。
(三)預防勞動損傷,進行職業保健教育
任何一種職業,對人體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有的職業如果防護不當,還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和危害。每個從業者,都應了解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勞動所具有的各種危害因素,要有預見性地針對選用防治肌肉容易萎縮的肢體部位,加大其肌肉活動,用以生理性機能補償或職業病防治,進行自我防護、自我調節、自我鍛煉,最大程度地維護自身的健康。因此,在體育教學內容安排上,應增加相關職業與健康有關聯的理論知識,傳授不同職業和專業學生所需要的職業養生健身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學會由于長期職業習慣導致身體損害的職業病預防及鍛煉方法,以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及保健手段,來有效地預防某些職業疾病的發生。
(作者單位: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