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倩
足球做為世界第一大運動,已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和熱捧,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賽事更是成為世界球迷狂歡的節日。中國是體育大國,2008年北京奧運會更是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的體育高峰,但是中國足球卻是中國體育一塊難以啟齒的傷疤:中國男足1:5慘敗給泰國青年隊,國少U14 代表隊0:1負于彈丸小國東帝汶,中國女足更是青黃不接,鏗鏘玫瑰凋謝殆盡......探究根源除了足協領導的貪污腐敗不作為之外,據中國足協統計,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足球基礎嚴重萎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注冊球員從1995年的60余萬人直線下滑到2010年的不足7000人,反觀同期在日本足協注冊的18歲以下青少年球員卻有50萬人之多,其間差距不言自明。作為高校體育部門的教師,筆者認為,殘酷的現實面前,開展校園足球,吸引更多在校青少年學生參與足球活動,成為中國足球界力圖破解足球基礎難題的最佳選擇。
一、校園足球發展阻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認識到問題的中國足球已經開始反思,2010年12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會議出臺了《中國青少年足球“十二五”發展草案》(征求稿),政策方針已然成型,但《草案》執行三年來,在推廣方面仍然遇到了不小阻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認知差距
足球是一個高強度對抗項日,有的學校、部分家長擔心學生在對抗中受傷,更擔心因為踢足球影響了學生文化課的學習拒絕孩子踢球。與此同時,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目的到底是“發現苗子培養足球人才“還是“讓足球運動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活動方式培養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發展”一直在體育界存在爭議。中國的教育理念一貫奉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一壟斷性的價值標準決定了校園足球的實際地位。
2、資金不足
為了校園足球,體育總局每年從體彩公益金中劃撥4千萬元用于支持發展青少年校園,看似不小的數字,但對于在全國范圍推廣校園足球來說,卻有點微不足道的,據統計,過去一年,全國44個布局城市2200多所學校約5000支隊參加,參與人數過百萬人,計算下來,參與其中的青少年每年每人獲得的資助僅40元,別說足球鞋,恐怕買一雙足球襪都勉強。極度缺錢的背景下校園足球何以深入?
3、場地缺乏
正規的足球訓練離不開標準的足球場地,縱觀國內足球場地,一方面,社區場地貧乏、教育與體育部門的場地開放不足,另一方而,經營性場地費用的高昂又將有志青少年阻擋于門外。以武漢市為例,除了大學校園和個別中學對社會開放之外,很多青少年選擇去收費的足球場踢球,而較為成型的索福德和城市主場5人制足球場的租賃價格都在每小時300元左右,場地負責人表示:興建一塊7人足球場大約要花近百萬元,如此“天價”一般人難以承受。
4、教練匱乏
長期以來中國足協在教練員培訓方面力度不大,是造成我國基層教練員水平不高的原因。校園足球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踢球孩子的數量,基層教練數量不足的問題卻又暴露出來,教練員待遇普遍偏低,數量嚴重不足。在很多學校里足球專業畢業的體育老師不多,經驗不足,只能摸索著帶學生練習,進行啟蒙式的教學,又缺少相應的教學輔助材料,一些不規范的教學成了訓練或比賽中的安全隱患。
二、方法與對策
中醫之道的精髓就在于對癥下藥,問題擺在面前,如何進一步去解決問題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問題:
1、作為足球管理部門要積極配合教育部門繼續推動校園足球的發展,努力擴大足球愛好者隊伍,協助教育部門負責競賽管理和組織以及相關人員培訓和業務指導,反對一切形式的弄虛作假;在現有青少年校園足球城市聯賽基礎上,建立青少年注冊系統;組織全國業余聯賽;選派優秀的足球少年到足球強國接受訓練等。
2、改變校園足球地位。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本身就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學生全而發展的必然要求。真正的關鍵,還是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找好體教結合的點,如共同舉辦符合中小學學生身心特點的賽事,加強運動員文化素質的培養,將參與的學校定性為教育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參與足球活動的前提,將傳播足球文化和培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為教學目的,而不是以犧牲學業為代價來踢球,縮小社會對校園足球活動的認知差距。
3、提高教練員水平和待遇,建議體育總局給子教育部門一定的培訓等級授予權。如各級學校體育教師在中國足協的培訓系統獲得等級證明,教練員和裁判員等級,教育部子以承認并作為職稱評定的條件;建立規范的校園足球教練員指導員的培訓體系,聘請足球發達國家的足球講師來我國進行講師培訓,以促進基層教練員數量的穩步提升,并提高教練員和管理人員的待遇和工作水平。
4、加大對青少年足球投入力度,足協在政策上給青少年足球更多的支持,同時充分利用各地體育局和教育部門專用體育場地和社會公共體育場地為青少年足球活動服務,為青少年足球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場地。除了教育和體育部門要對中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正常開展給子必要的配套資金支持,各省市自治區可從當地的體育彩票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收入用于校園足球活動。從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中為校園足球發展贏得更多發展空間。
解鈴還須系鈴人,足球的問題還需要用足球的方式來解決,中國足球的問題需要從根本上完成轉變,與其說是政策層面的問題,不如說得更徹底些是人的問題,足協領導人觀念的改變是促進校園足球發展的不二法寶,當然,足球的發展需要時間的考驗,抓好當下,放眼未來,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前瞻性的解決好中國足球目標混亂的問題。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校園足球更是中國足球的希望。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體育部)